小時候,村子后面有一片核桃林,那里是孩子們的天堂。
記不起來核桃林是誰家的了,每到核桃成熟的季節,仿佛一夜之間,綠油油的核桃就不知所蹤了。
老話有“七打核桃,八打梨”之說,那時正是夏天,各種植物最茂密生長的月份。
核桃一夜之間消失了,但總有“漏網之魚”,仔細搜索,總能在某個枝頭、角落發現幾顆被人遺漏的珍寶!
帶綠皮的新鮮核桃,是要先將綠皮去掉,再砸開,才能露出被一層淺黃色外衣包裹的核桃仁,這時的核桃仁,白白的,水分很大,咬一口香甜可口,回味無窮。
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和幾個小伙伴約著“尋寶”,還真讓我發現了“大寶藏”!幾個綠油油的核桃,掛在高高的枝頭,向我炫耀著,仿佛在說,“來啊!來啊!來把我們帶回家吧!”
小伙伴勸阻說,太高了,不要去摘了。天生倔強的我,卻非要試試。
核桃樹不高,爬上去是沒有問題的,只是越往上樹枝越細,承受不住人的體重。
當我爬到細的不能再往上爬的枝頭時,離那幾顆核桃還有一段距離。聰明如我,使勁將那個細細的枝條,向我的方向折斷,核桃伸手就夠到了。
正當我興奮的摘完一顆核桃,準備要摘第二顆時,發現茂密的樹葉后面,居然很隱秘的藏著一個螞蜂窩!OMG!
不知道聽誰說的,說螞蜂看不到靜止的東西,所以如果遇到螞蜂,盡量不要動,就不會被蜇。
這個理論,到現在我還沒找人去考證,當時的我是深信不疑的。當小伙伴叫我快跑時,我居然很鎮定的說,我不敢動,怕它們會追著我跑。
于是,我抱著樹干,一動不動。于是,我的腦袋和脖子,被蟄了無數個包。
現在想想,關于那個理論,大概說的是,螞蜂會追著移動的人跑,而當時的我,已經把螞蜂窩所在的樹枝,折到我身邊了,我的衣服的顏色明顯和樹葉的顏色是不一樣的。跑與不跑,結果都會被蟄,只是跑了,反倒少挨幾下蟄吧。
核桃林,留下了孩子們無數美好的記憶。無論春夏秋冬,每次和伙伴們有意無意總能走到那里消磨時光。
較粗壯的枝干上,有無數“名人”留下的印記。“XX到此一游”,甚至“XX愛XX”的表白。茂密的核桃林,也是許多情竇初開的小青年的秘密約會地。
高中以后,到外地住校了,到核桃林的次數就屈指可數了。大學一年回一次,能溜達過去的機會更是少之又少,關鍵是也不可能再去爬樹了。
核桃林,只能是兒時的記憶。
有一年回去,和老媽飯后散步溜達過去,核桃林居然消失了,被人種上了莊稼。據說這也屬于開荒種田,政府每年還有補貼呢!
好在不是荒廢著,那就真的可惜了。后來有一戶人家,在原來的核桃林附近種了一小片核桃樹,是用鐵絲網圈住的。
核桃樹經過幾年的生長,現在已經枝繁葉茂,到了收獲的季節,核桃的長勢也很喜人。
只是那片丘陵地,再也沒了兒時的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