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氣飄飄的小老頭----梅妻鶴子的故事

提到中國古代的梅文化,絕繞不過宋代。而提到宋代的梅文化,又繞不過林逋。

林逋,字君復,后人稱和靖先生。北宋詩人,奉化人。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林逋寫了一首《山園小梅》,其中“暗香疏影”這兩名,堪稱詠梅的千古絕句。

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這樣的好詩,成了星星之火,燎了宋代梅文化的原。

《全宋詞》和《全宋詞補輯》中,詠梅詞共1157首,文人們愛梅幾乎成了癖。


詩的賞鑒就不多寫了,搜索引擎上有無數解讀,況且詩和音樂一樣,是個很主觀的東西,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縷暗香浮動。

講講林逋。

出生于奉化的官宦世家,子侄輩也有多人為官。可他是個另類。


他不做官,雖然滿肚子學問足夠他做個好官。


他才藝卓絕,可是只是出于對藝術的熱愛而玩藝術。

他詩書畫都是一流,好到什么地步呢?據說他是大書法家黃庭堅的偶像,黃大師說,看到林逋的字,連病都能醫好。

好到這種地步,可是寫完就扔,一點點都不珍惜,沒人看無所謂,不傳世無所謂。

用來換錢改善生活?不存在的。


他不娶妻,不生子,在杭州孤山上搞了間草房就這么一住半輩子。

吃飽了就在西湖劃劃船看看景,跟高僧啊,著名詩人啊,切磋切磋詩詞歌賦。平靜而愜意。



真正的只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萬丈紅塵與他簡直沒什么關系。

上下五千年,林逋堪稱隱居界的楷模。

不是不缺錢,很長時間里,他也過得緊巴巴。以至于要靠皇帝上趕著賜口糧。

不是仕途不順退而求其次,不是沽名釣譽搞形式。

他明明就很牛,達官貴人來找他做朋友,皇帝也對他青眼相加。文化界更是奉他奉成了泰斗。

可一切都無所謂,林逋繼續半隱不隱著,坦然地迎來送往,也坦然地享受孤獨。


這說明林逋有著強大的內心。真正的淡泊名利,榮辱不驚。

無怪乎他愛梅,他自己也是一株梅,有風姿,有傲骨。

這樣的一個人,貧窮的威逼,權錢的利誘,在他面前都無用武之地。

某種程度上來說,幾乎到了“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境界。

仙氣飄飄的小老頭。他在湖上泛舟之時,仙鶴飛來盤旋鳴叫,他對身邊的朋友笑笑說,家中來客人了,鶴兒喚我回家。這時候的林逋,在朋友心中,恐怕真的與仙人無異了。


直到看到他另外一首詩。《孤山寺端上人房寫望

”秋景有時飛獨鳥,夕陽無事起寒煙“。

孤獨怎么會沒有,只是常常掩在了瑣碎的生活中。習以為常,卻蝕骨悲涼。



寫過《相思令》的林逋,墓里只留一方端硯,一支玉簪的林逋。梅妻鶴子慰平生的林逋。

四十歲離家,后人再無從考證他的前四十年究竟發生了什么。到底是什么經歷,打造出了這么個君心如磐石的隱居者?

好奇的背后,提供了無數可供想象的空間。


去想象也行,不去想象也很美。

逝去的時光和逝去的人,在千百年的歷史長河中,本無確切答案。

他愛的梅,究竟是梅本身,還是以物托人,不好說。

而他的小小園子里,曾經種植的,是一株梅花的長情,還是滿園梅花的溫存,更是不得而知。


這種事情,你心里說有,他就或許有。

這梅香沁人,你說是一縷,還是一片,都曾風情清冷,香沾衣角。

情就是情,于后人而言,林逋愛人還是愛梅,他梅妻鶴子的生活到底是孤獨還是幸福?又有什么區別。


(圖都來自百度,侵刪)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今日翻開熊召政先生所寫《醉里挑燈看劍》,隨手一翻看到其中一篇《孤山踏雨》中講到蘇曼殊時,說蘇曼殊葬于杭州西...
    知墨客閱讀 582評論 1 4
  • 她用了多少白骨來祭奠自己的青蔥歲月,碧血染就一身榮華。 當年誰為她吟了一篇夭桃膿李的詩文,來恭賀她的嫁入皇家。 而...
    眉眼嬌怯閱讀 220評論 0 0
  • 轉載地址:http://blog.csdn.net/itzhengmaolin/article/details/5...
    Hathaway_桉閱讀 502評論 0 2
  • 今天和好友有聊起關于未來,渺茫,百感交集。 說起我最近的狀態,可以用“極度虛脫”來形容,一方面滿載理想的來深看市場...
    soulmatex閱讀 180評論 2 3
  • 讀《追風箏的人》第一章 : “人們說陳年舊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終于明白這是錯的,因為往事會自行爬上來。” ...
    愛若輕塵閱讀 1,426評論 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