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我寫過一篇博客《周報的邏輯·續》,今天天冷,不愿出門,再來談一談被嫌棄的周報。
首先,周報分成總結和計劃兩部分。提起為下周的工作做一份計劃,除了重復性極強的崗位,應該沒人反對。而計劃里本來就不應該包括重復性的工作,簡單羅列下周幾個工作重點即可。
每周總結則是一件比較復雜的事情。周報主要的價值是與直屬上級溝通,如果上級準確地知道你的每周工作內容,那么總結并不是必要的。如果工作內容重復,缺乏可提煉的亮點,總結也是相當無聊,無意義的。
由于寫周報會花費額外的時間,看周報也會花費額外的管理時間。滿足以上兩個“如果”時,周報能免則免,大家省事。
我現在把周報分成四種情況來處理。
1、主管級別,包括我在內,每周五在Tower上開一新貼,各自回帖講下周的工作計劃,每人一百來字。一篇帖子從頭拉到尾,5分鐘搞明白每個業務組下周的重點是什么。我關注的重點,會隨時追問進展,不需要通過周報來總結。
2、一線崗位每天都有變化的工作,比如編輯制作文章,運營邀請作者,同樣在Tower上發帖,每人一貼,把每天的進展記錄在回帖里,下班前花5分鐘搞定。主管點開每個人的帖子,很方便就能檢查進展與工作量,抽查工作質量,有意見的話直接回帖交流。如果是需要做計劃的情況,則把計劃放在主貼里,每天進展放回帖,容易檢查與自我檢查進度與計劃的差距。
3、重復性的工作,比如官微運營,內容審核與更新,用戶反饋處理,不需要周報。有一些常規的內容記錄與數據統計,在周會上快速過一遍就好了。
4、接單響應式的工作,比如技術研發,UI設計,BD拓展,既沒有周報也沒有周會。產品經理在Tower上給研發與UI提任務,編輯在Tower上給BD提任務,做完一個勾一個,在Tower上一看個人任務list,工作內容清清楚楚,何必浪費時間寫周報。
總之,我設計周報制度的思路,一是不吃大鍋飯,根據不同崗位來分別制定周報要求;二是盡量節約時間,有必要記錄周報的話,每天1-5分鐘即可;三是以任務為單位來記錄(每類型的任務開一貼),而不是以人為單位記錄,大大提升檢查效率;四是周報透明化,同一層級的人互相可見,希望大家把這個當做工作日志而不是向上級匯報。
這些理念,老實說在蟬小隊實行得并不好,人數增加時保留了過多的小團隊松散氛圍。最近開新項目,帶新的項目組,打算在蟬小隊的管理經驗上“重裝一次系統”。
寫到最后果然又變成了Tower的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