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我讀過哪些書?
《偷影子的人》——(法)馬克·李維
看完這本《偷影子的人》,心里面有點失落落的,和之前的《天堂電影院》一樣,平靜地,無波瀾地震撼著心靈。童年時看到與摯友成年以后的樣子;想象童年時的自己與成年后相遇的樣子;瘋狂地尋找自己十二歲時的靈魂伴侶;碰巧又回到了小時候去過的那個小鎮,那一片海,那個燈塔;再次看到曾經送給自己風箏的人;他的成長一直有最真摯的伙伴,最深愛他的媽媽,可是他又永遠那么孤單。他熱愛著,可他又心不在焉。悲傷又是如此美麗的悲傷。
“其實,最棒的回憶就在當下,在眼前,而且這會是人生最美好的時光!”
——馬克·李維《偷影子的人》
《小王子》——(法)安托萬·德·圣埃克蘇佩里
小王子孤獨地生活在一個只比他大一點兒的星球上,小王子與自己種下的一顆玫瑰花相愛了。然而他們太年輕,不懂得怎樣去愛。小王子走了,他訪問了六個行星,他遇到了帶帽子的人,國王,點燈人,還有商人。他看到成人的自以為是,愛慕虛榮,憂傷卻難以自拔,茫目而又忙碌。小王子越加的悲涼而孤獨。最后,他來到了地球的沙漠上。星星是很美的,因為有一朵人們看不到的花;沙漠是美麗的,因為在某個角落里,藏著一口井。小王子還是要回家了,他沒有辦法帶這個軀體一起走,這只是一個沒用的軀殼罷了。
“當我還是一個小孩子的時候,我住在一座古老的房子里,而且傳說,這個房子里藏著一個寶貝。當然,從來沒有任何人發現這個寶貝,可能,甚至也沒有人去尋找過。但是這個寶貝使整個房子著了魔似的。無論是房子、星星、或是沙漠,使它們美麗的東西都是看不見的。”
?——安托萬·德·圣埃克蘇佩里《小王子》
《追風箏的人》——(美)卡勒德·胡塞尼
“為你,千千萬萬遍”,我看過的最感動的句子,美得一塌糊涂,哭得一塌糊涂。文字是很奇妙的東西,它有形有聲有色,明明什么都看不見,閉上眼睛,一幅幅或靜或動,或美麗或憂傷,或炫彩奪目或遍野荒涼,就那樣如影幕般放映著。
作者是一個美籍的阿富汗人,他說:我熱愛阿富汗,因為這里的街頭,隨便一位涂鴉者都能在墻上揮灑出波斯詩人魯米的詩句,詩早已融化在阿富汗人的血液中;哪怕在阿富汗最貧瘠之地,一位目不識丁的老農都有可能會背幾句魯米的詩句。一個詩人的民族,阿富汗人一直享受著寧靜的生活,直至蘇聯入侵,阿富汗被迫卷入沖突。胡塞尼立志拂去蒙在阿富汗普通民眾面孔的塵灰,將背后靈魂的悸動展示給世人。
《時生》——(日)東野圭吾
這本書的名字是《時生》,麗子的家族遺傳格雷戈里綜合癥,在兒子時生的身上體現為顯性,當他十七歲面臨死亡時,更為悲痛不已的人自然是父親宮本和母親麗子。然而,宮本說出了一個秘密,一個二十年前,兒子時生跨越二十年時空,靠著僅有的信息花屋敷,去尋找父親的秘密,盡管當時的宮本并不知道那就是將來自己的兒子。兒子參與了宮本自己二十三歲時一系列或荒唐或無恥又或堅強或勇敢的人生。當宮本知道自己的生父臨死時告訴母親“一定要努力活下去,因為有美好的人生在等著你”,宮本頓悟。當跨越時空的時生奮不顧身挽救將來的母親,他告訴她“一定要活下去,因為有美好的人生在等著你”。當宮本和麗子把所有的信息碰撞,原來在二十年前他們就曾經與兒子時生相遇,面臨兒子的死亡,那么一切都釋然了。當那最后一刻還是來臨的時候,宮本突然間想起一件事,他在兒子耳邊用盡全身力氣呼喊:
“時生,我在花屋敷等你!”
巧妙的循環,時生就是憑借這僅有的信息與曾經的曾經找到他的啊!
《燦爛千陽》——(美)卡勒德·胡塞尼
剛開始閱讀時,我以為這本書的代入感并沒有那么強烈,然而,當我再次融入胡塞尼的世界,融入喀布爾的世界,我滿目晶瑩。我在百度搜索著阿富汗、喀布爾,我想了解更多,就在我出生并成長的年代,我享受著輕柔的風與和煦的陽光;我和小伙伴們唱著歌,歡快地玩耍;我們接受著良好的教育,擁有安穩的工作與生活。而在世界的某個地方,仍然戰火連天,尸橫遍野。我感恩我能夠生長在我腳下的土地,我默默念著,我感恩我熱愛的祖國,感恩我身邊的人們。我深深地體會到了和平的意義,我們一直擁有的,卻一直是他們極度渴望的。戰爭帶給人類的災難是人為的也是最大的災難。《燦爛千陽》(英文名:A Thousand Splendid Suns)為讀者再次開啟一段痛苦、辛酸、感動、震撼的心路之旅。
“喀布爾每條街道都令人目不轉睛
埃及來的商旅穿行過座座市場
人們數不清她的屋頂上有多少輪皎潔的明月
也數不清她的墻壁之后那一千個燦爛的太陽”
——米爾扎.穆罕默德.阿里.賽依伯《喀布爾》
《島上書店》——(美)加布瑞埃拉·澤文
她的手滑過雜志,把放書簽的旋轉貨架轉了一下,早上好,雜志!早上好,書簽!早上好,書本!早上好,書店!
我喜歡閱讀,書店每每進的書樣我都要閱讀,這樣我才能為讀者推薦新書,盡管有的書,我過了四年才去閱讀,只要它值得讀。
后來我結婚了,我和我妻子都深深愛著瑪雅,我們知道她將來會成為一名有名的作家。
我妻子,瑪雅,我,蘭比亞斯,我前妻姐,還有前妻姐夫,我母親,瑪雅的舞蹈老師,還有小島上的所有人,以及夏日里,來小島的游客……
盡管艾麗絲是一個孤島,盡管小島書店是小鎮上唯一的書店,盡管我曾經大部分時間也死去過,可是沒有誰是一座孤島,每本書都是一個世界。
《偷書賊》——(澳)馬克斯?蘇薩克
作為漢密爾街唯一存活下來的人,已經十四歲的女孩兒,當她被從瓦礫中救出,看著一具具熟悉的人的殘缺的尸體,這一次,她寧愿同爸爸媽媽,同魯迪,同小鎮的其他的人一同死去。
戰爭結束了,希特勒本人也來到了死神手上,那些年,他用他寫的書《我的奮斗》統治著整個德國人民的思想,文字是多么的殘暴。那幾年,麗賽爾靠偷來的一本本書而平靜地成長,文字又是多么的仁慈。
很多年過去了,死神來到悉尼市郊,他還是把麗賽爾帶走了,從她的孩子們,孫子們和丈夫的身邊帶走了,她已經活了一大把年紀了。死神想告訴偷書賊許多事,關于同一件事,怎么會如此丑陋又如此美好。關于文字,怎么可以這么具有毀滅性又同時這么熠熠生輝?
《秘密花園》——(美) 弗朗西純絲?霍奇森?伯內特
這是一本關于心靈與自然的魔法書,整個20世紀,全世界的大人和小孩都熱愛《秘密花園》。不同的版本、不同的插圖、不同的裝幀,年年常新,卻不乏讀者。他們小時候讀《秘密花園》,長大后仍然讀,接著又買給自己的孩子讀。在100年之后,《秘密花園》仍吸引著更多的人走進去,看個究竟。
其實在每個人的心里都有著一片土壤,只要小心地翻土、播種、施肥、澆水,沐浴著陽光,也感受風的輕撫,再加上耐心的等待,那片土壤里已經長出了一個最美的秘密花園。
“只要瑪麗小姐的心里充滿了不順氣的念頭、她討厭別人的酸溜溜的想法,她就是個臉色臘黃、病懨懨的、厭倦的、倒霉的孩子;當她的心逐漸填滿了知更鳥、牧爾上擠滿了孩子的農舍……填滿了春天和一天天活過來的秘密花園,填滿了一個牧爾男生和他的“生靈們”,她就是一個臉色紅潤,健康的、漂亮的、有好運氣的女孩兒。”
?———《秘密花園》
《群山回唱》——(美)卡勒德·胡賽尼
1952年,阿富汗,貧窮的村莊沙德巴格。10歲的男孩兒阿卜杜拉和3歲的妹妹帕麗經歷了一場永生難以挽回的骨肉分離。
一連串的變故,一場接一場的戰爭。蘇聯人來了,戰爭爆發了;蘇聯人走了,軍閥來了;軍閥走了,塔利班來了;塔利班走了,美國人來了。國破家也亡。
六十年過去了,哥哥妹妹重逢,妹妹看到裝著羽毛的茶葉盒也還是沒能喚回兒時的記憶。哥哥親眼看著帕麗卻又丟失了所有曾經的記憶。對于兒時,帕麗也只記得:我知道傷心的小仙女,晚風把她吹走了。
六十年里,妹妹享受遺忘所以感受缺失;六十年里,哥哥努力記憶所以痛苦缺失。
“我瞅見傷心的小仙女,待在紙樹影子下。我知道傷心的小仙女,晚風把她吹走了。”
?——《群山回唱》
《解憂雜貨店》——(日)東野圭吾
雜貨店老板浪矢爺爺自打開設咨詢信箱以來,精神奕奕,孩子們喜歡向他詢問新奇有趣的問題:“怎樣才能不學習,就能考100分;卡美拉一邊旋轉一邊飛,眼珠不會跟著轉嗎;單腳站立打不出全壘打,該怎么辦呢……”他們故意刁難店主爺爺。好玩的地方就在于,看浪矢爺爺怎樣一一回答。浪矢爺爺把有趣的問題和回答貼在墻上,把有關真正的煩惱咨詢回信放到屋后的牛奶箱里。他的回信影響了一些人的人生,其中包括川邊綠、和久浩介。在浪矢爺爺生命快走到盡頭的時候,他再次回到雜貨店,收到了曾經在這里咨詢過的人們33年后的來信。
一面看著跨年演唱會,一面整理著我在2016年里面的小收獲,是一件非常愜意的事情。這一年里,我還看了《白夜行》《夢幻花》《幻夜》《放學后》《教父》《白鹿原》《假如一切重來》《挪威的森林》《無聲告白》《正能量》《匆匆那年》《曾少年》《花開半夏》……
每次喜歡一本書,我會想找出電影來看;每次看了一部好看的電影,我又會急切地找來原著讀上一讀。后來我發現,花上幾天看的一本書遠比2個小時看過的一部電影要好看。也許讀過些什么有些忘記了,然而在讀書的過程中,那些故事,那些景色,那些文字都曾把我的心裝填得滿滿當當,這樣的我是平靜的、快樂的、平凡的,同時也是幸福的!
2016,我很溫暖。
“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我愛自然,其次是藝術,我雙手烤著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該走了”
我去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