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四十四)奇異無遠識,獨行無恒操。
原文:
驚奇喜異者,無遠大之識;苦節獨行者,非恒久之操。
譯文:
一個喜歡標新立異行為怪誕不經的人,絕對不會有高深的學識和遠大的見解;一個只知道苦苦恪守名節而自以為清高獨行其事的人,絕對無法保持長久的恒心。
個人見解:
-1-
讀書時,經常聽到老師說一句話,“半壺水響叮當”。即沒有本事的人,總是鬧得厲害。
盡管這句話并不能概括所有人,但是確實有一定的道理。那些真正厲害的人,他們是不會隨意發表自己的見解的。因為他們知道,任何人的見解都是不全面的,所以,暫時選擇沉默。當然,沉默也未必有真正的智慧。魯迅說:“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死亡。”其實,很多人,一直都處于一種默默無聞的狀態,最終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當然,這樣的生活也沒什么不好。只是,相對某些情況來看,這樣的生活會顯得比較黯淡。
在此,我并不提倡人們總是保持沉默。還是應該發表意見的時候發表意見,該行動的時候行動。畢竟,人只有真正做了實事,才會有人知道你的才能。否則,就只有在沉默中死亡了。不過,做人還是不能標新立異。畢竟,人們都不是傻子,只是想用一些外在的東西來糊弄人是非常愚蠢的行為。如果,在生活總,總是以這樣的方式來展示自己,剛開始可能還有一點作用。但時間長了人們對一個人有所了解了,自然就知道你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所以,標新立異只能是一種暫時的個人表現形式,一個人要得到別人的認可,還是需要自身有真正的能力才行。
-2-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觀、價值觀,而這些觀念往往決定了人的行為。有些人生活放縱,有些人生活克制。克制一直被認為是一種好的品質。當然,我現在也這樣認為。不過,隨著自己的成長,對此也有了不同的感受。
每個人都是有欲望的,欲望是克制不了的。我們都知道一味地放縱自己,無論是從精神上還是肉體上,都是不利的。然而克制就一定好嗎?欲望,它反映出生命的合理需求。從養生的角度來講,壓抑欲望,會使耳目等五竅閉塞,五臟精氣不能調和,七情不得抒發,致使人體的生理功能不能發揮正常,這樣人體的精氣就無法與天地的精氣相交流,那么,人體各機能則變生內耗,造成形體嚴重受損。而人體生理功能受到壓抑,必然使人的心理功能也受到壓抑。一旦心理受到壓抑,就滋生解放自身的愿望,致使人做出偏激的行為。所以,苦節禁欲是不能養生的。養生在于既要滿足人體的正常需要,又節制其欲望,以防止享欲太過,損害了健康。
-3-
結語:
人,偶爾標新立異也無可厚非,但是一定要有深厚的實力作為支撐,否則,就會淪為人們的笑柄。欲望是常有的,但有欲望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不能合理的引導。欲望就像流動的江水,如果不能管理好,它就會淹沒大地;如果管理好,就能灌溉大地。所以,還是在于我們怎么去引導。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