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遇見未知的自己》——你的心需要療愈

內容、感想、啟發。

在我浮躁、困惑的時候,我翻開了這本書。這也是我看的第一本此類型書籍。無論生活有多少不甘,接受現實的姿態是這本書給予我的。撇開我浮躁的情緒帶離崩潰的邊緣,讓內心安靜下來,專注于此事此時,收獲平和。這本書于我的收獲。你笑、哭、獲得認同,和內心相連接,不再感覺無依無靠,因為你在和真我建立聯結。在身心靈層面,以老人和智者的對話,問題解決心靈升華,帶領我們體驗這堂修煉課。看完這本書,我是流淚了。

宏觀來講,這本書拋出一個問題:“你是誰?”我是誰,我的名字,自打有記憶起我做的事情?問這個問題,對于目前心境而言,絕對把自己問懵了。

從意識層面把潛意識拉出來,感受事情、思維、情緒、行為之間的關系和區別,會讓自己少些困惑。

獲得由內而外的平和,人要靠近真我。但現實世界的事情以及人的追求、環境,都在拉遠與真我的聯結。期間若用套圈來看,身體、情緒、思想、身份認同。

解決之道在于,聯結、臣服、定靜、觀照、覺察。

思考清單list

我認同、追求、需要(何以使你滿足)什么?

何以使我快樂(外生)or心生歡喜(內生)

這些事情要想明白。在認知層面,更好去行動。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可以概括人的需要,而且有層次。最經典五層: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實現。還有兩個:……。

我們追求什么?信仰什么?信念什么?

你有思考一按按鈕就播放,為什么你有這樣的人生模式?何以改變你的模式。


我嘗試

我嘗試和身體聯結,以求靠近喜悅、平和。傾聽身體的聲音。

我嘗試從思想迷霧中剝離。


人的大腦是被雜念、想法充斥的,無論是排除雜念專注集中注意力于自我,還是……。有過濾、篩選的的機制是必要的。否則,人會被想法困擾,甚至也會被不真實的想法所羈絆。

所以這里要求,復原力。從情緒中恢復從事物中恢復。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