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采銅的《精進:如何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我一直在思考。堅持是一種稀缺資源,如果你的堅持只停留在重復的階段,就很難讓其轉化為成就夢想的助推力。所以,讓堅持從每一天的重復變成精進,非常必要。
不斷給自己設置可行的小目標
沒有目標的渾渾噩噩,會讓我們忘記堅持的意義;沒有目標的鞭策催促,會讓我們不自覺降低對自己的要求。目標,是方向,也是要求。把大目標分解成操作性強的小目標,讓每一天的堅持都有參照物,這樣做,可以有效避免虛度。
比如寫作。你可以給自己設置一個長期目標:三年出一本暢銷書。想達到這個目標,你必須要經歷:新手小白期、能力提升期、爆發期、時間成熟期。
再細化,新手小白期半年,能力提升期一年,爆發期一年,寫書半年。
再細化,新手小白期要堅持日更;能力提升期要在各大平臺發表文章,積攢人氣;爆發期要多出好文,維持人氣;然后閉關寫作,出書。
再細化,日更要不斷有粉絲的增加和閱讀量的增長;發表文章的平臺要不斷提高;爆文要不斷引爆熱點和話題點。
這樣細化下來,你每天都有事可做,每天都有明確的目標。
如果你想精進,必須不斷給自己設置目標。沒有目標,堅持就會變成一盤散沙,時間也不能幫它筑成高樓。明確的目標加不懈的努力才是你不斷邁向成功的階梯。
敢于接受挑戰
如果你的堅持只是呆在“舒適區”,不敢跨出向上的步伐,那么再久的堅持也只是重復,根本不可能帶來質的飛躍與提高,更不能激發你埋在體內的潛能。
前段時間,一位朋友告訴我,她在知名雜志上發表了一篇論文。她說,她知道以她現在的水平還有點難度,但她的導師一直鼓勵她。
為了寫好這篇論文,她查閱了大量的資料,還啃了好幾期那本雜志的論文,揣摩其寫作手法,從初稿到投稿,修改了幾十次,后來又在雜志編輯的幫助下修改了幾次才得以刊印。
她說:拿到那本雜志后,心情特別激動。要不是導師的鼓勵,我根本不敢接受這個挑戰。挑戰成功后,突然發現自己在理論水平和寫作水平上前進了一大步,同時自我要求也提升了一格。
她說我,不要像蝸牛一樣,因為害怕挑戰失敗而總縮著頭,覺得自己不行。你羨慕別人在大號發表的文章,怎么自己不去試試?你嘗試的過程、失敗的經歷,都將成為激發你自身潛能的動力,會讓你的能力整體上升一步。如果害怕拒絕就停留在自娛自樂的階段,那你永遠也寫不出好的文章。
精進,就是要不斷挑戰自我,用挑戰激發才能。堅持就像升級,只有一步一步向上積累,才能讓你的堅持成為人生增量,不然,只停在初級的原地踏步,永遠也到達不了夢想的高峰。
定期總結反思
古人云,“溫故而知新”。不懂得回顧的人不會有進步。我們要時不時地對自己的堅持來個反思,對比得失,才能看出,努力換來的是精進還是重復。
思想總會偷懶。剛開始寫作時,我每周都會對自己的文章做一個回顧總結,從選題到素材再到邏輯、語言,常常分析自己做得好的地方和不好的地方,然后再給自己制定下一周的計劃。
因為反思,我很清楚自己的不足在哪里,所以寫作時常常有意識地加以練習。堅持了一段時間后,一些缺點和小毛病改進了好多,漸漸地,我開始大意起來,便不再回顧。然后,日更就按照早先形成的套路,一路順暢地寫了下來。
直到一個編輯點醒了我。追夢的路上,永遠不能有滿足的時候,因為無論多優秀的人,總能從自己身上找到缺點。既然我的目標是想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那為什么不從改正自己的一個不足開始?
只有不斷地去反思自我,剖析自我,你才可能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認知,你才不會在物欲橫流的社會中迷失了初心。人生如是,寫作亦如是。
不斷地總結反思自己做過的事、說過的話,不斷總結反思自己的思維方式、學習方法,不斷總結反思自己得到的成績、失去的東西,這樣才能讓你對自己有一個清楚的認識。
重復,只是按部就班地模仿昨日;精進,卻需要不斷拋棄“舊我”,重塑“新我”,讓“我”在不斷地否定中成長。就像蛇,褪盡一層又一層的舊皮,才能換來新生;就像毛毛蟲,只有脫掉笨重的繭,才能化為美麗的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