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觀看一個科普視頻,關于多重人格分裂,即我們常說的精神分裂(學術名稱:分離性身份識別障礙,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 的一個案例。
患者Paula自有15種不同人格,包含4位男性,4位兒童。和一般我們所認知的精神分裂所不同,這類患者的主人格在各種人格之間的轉化時,無法真正意識到,并且不能記憶所有細節信息,聽上去就像講臺上講課的老師一講授什么東西,那些調皮搗蛋的學生就會趁其不備,篡改所有需要學習的事情。爛漫的的韓劇編劇總能另辟蹊徑,什么題材背景總能拍成各種催淚愛情劇,這樣難得的素材肯定也不會放過,比如玄彬歸來之作《海德哲基爾與我》,還有池城更上一層樓的《Kill me Heal me》,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了這種病癥的特征。
不要感覺聽上去很新奇,但其實患者本身非常痛苦,因為他們時常不知道什么時候就被其中一種或幾種分裂人格給帶跑偏,自殺的都有。
不過即使是泡沫劇,也基本反應了這種病癥的基本成因:童年心理創傷導致某個時間點后的性格突變。所以,說句總結話題:童年給一個人帶來的影響至關重要,可能會影響一輩子,關愛生命,從童年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