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到“痛恨”這個詞,確實覺得太重了。我一直在思考我痛恨誰呢?思考的范圍也僅限于自己的親人們。映入腦海的是父親。
記得第一次在一個工作坊上讓畫原生家庭圖時,要對每一位原生家庭成員寫五個以上的形容詞。對于父親,那時我只想得到兩個詞“自私,暴躁”,就再也想不出任何其他的詞。現在回想,那時自己心里是充滿對父親的忿恨吧。
父母關系不好,小時候的記憶里他倆都是在打架。姐姐們講小時候的事,說父親也曾打過她們。但實際父親從沒有打過我,而且是最疼我的。可我很怕父親,從小就怕,到現在三十多歲已是兩個娃的媽了,仍然很怕。就是因為害怕,所以才恨吧。但我仍然不想用“恨”這個詞,更多是“厭惡”。
很多時候我都特別害怕接到父親的電話,因為不知道說什么,還得克制自己“厭惡”的感覺,努力好好說話。想讓他覺得女兒其實也關心他,他還不至于太凄涼。
每次都會覺得該給父親打個電話了,可又不想打,猶豫著猶豫著三四天過去了,然后父親就主動打來了。有時候想這是不是也是心有靈犀呀
上半年父親找了一個新老伴,父親很滿意。給我電話打的似乎更頻繁一點兒(但也是我先猶豫了,然后就會接到電話)。電話里父親總是非常開心的樣子,這是以前少見的,會主動說不要掂記他,他很好。我照例問一下家里熱嗎或冷嗎,身體最近好嗎,然后就掛電話了。每次通話不超過五分鐘。就這幾分鐘也是很難熬的。我非常不習慣與父親親密,即使在電話里,最普通的問候。
其實我仍然不想用“痛恨”這個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