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人的詩,發(fā)現(xiàn)有些詩歌寫得特別淺顯卻又別的有韻味,生活中所見所感,處處都充滿詩情畫意,比如去找個朋友,路上的旅途見聞都成了詩:
尋胡隱君 (明)高啟
渡水復渡水,看花還看花。
春風江上路,不覺到君家。
高啟(1336-1373)漢族,江蘇蘇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詩人,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為“吳中四杰”。一個美麗的春日,詩人去尋訪一位姓胡的隱士,一路上風景美不勝收,坐坐船,看看花,不知不覺就到朋友家了。多么愉快的旅行?。?/p>
讀這首詩,很容易聯(lián)想起唐朝詩人雍陶的一首詩:
訪城西友人別墅?。ㄌ疲┯禾?/b>
澧水橋西小路斜,日高猶未到君家。
村園門巷多相似,處處春風枳殼花。
雍陶(約789~873以前),晚唐詩人。這首詩歌說:過了澧水橋西,狹窄的小路彎彎曲曲,走到快中午了還沒有到你家。本來行程有點苦,但是有趣的卻是,這里家家戶戶的房子很相似,到處都種著枳殼花,搖曳在春風里。筆峰一轉(zhuǎn),心情由低落而突然欣喜。
讀到這里,大家是否想起另一首小詩呢?我在小學時是學過的:
三衢道中?。ㄋ危┰?/b>
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
綠蔭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
這首詩寫的是一次山中旅行:初夏梅子黃的時候,天氣一直晴朗,詩人劃船走到小溪的盡頭處,又走山路。一路濃蔭遮蔽,風景宜人,和來時沒有區(qū)別(可知此詩寫的是返程),唯一不同的是,多了幾聲黃鸝的鳴叫。其實,這只是一次普通的旅行,綠樹、鳥叫,這算什么稀奇的?可是在詩人的筆下,卻是如此可喜、可愛。
說到底,這幾首詩里都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花花草草在生活中本就隨處可見,可是在詩人的眼里,一切都充滿了意趣?!吧钪胁皇侨鄙倜?,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還有就是感受美的心靈。如果再要補充一下的話,應該還有一定的知識吧。曾有段子說:一群飛鳥掠過,孤陋寡聞者說:哇,好多鳥!而王勃則說: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雖然是個笑話,但是也說明了,要想寫出這些通俗易懂卻又膾炙人口的詩,沒有文化底蘊是萬萬不能的。對于咱們這些普羅大眾來說,寫詩不易,多讀讀詩,在適當?shù)臅r候能夠吟詠一二還是可以做到的。
美麗的風景在路上。更美的是,面對如畫江山,能夠想起那么多優(yōu)美的詩詞,來為旅程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