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雙休日,看鄰居老兩口喂一雙孫女吃飯,倆女孩皮膚白里透著紅,眼睛又大又圓,萌萌噠,長得很喜人。吃飯有些讓人著急,一人一天板凳坐著,外公外婆每人一碗飯端著,手里各拿一根上古神器——竹丫枝,這家伙,飯吃得真叫個膽戰(zhàn)心驚。
? ? ? ? 想起以前的一個朋友,也是老人幫著帶孩子,為了孩子吃個飯,傷透了腦筋,一日,想出一妙法,每勺飯上放一塊餅干,孩子果然味口大增,沒幾年吃成個大胖子。
? ? ? ? 吃東西本是為了補充能量,維持生命。不想餓得難受自然會吃東西。倘若不想吃,或是吃不下,或是不合口味,武力或彈衣炮彈一用,味兒全變了。
? ? ? 我們常常看到這樣的情形——孩子還好小,就逼著寫字,手還沒發(fā)育完全呢,迫于無奈,使勁兒握著筆,等到能寫字的年齡,握筆的姿勢不對,卻再也改不過來 。如今大孩子小孩子中等的孩子都埋首作業(yè)堆中不能自拔,讀書也是想說愛你不容易。
? ? ? 餓了自然會想吃,色香味俱佳的話,想不狼吞虎咽都難,為什么要去喂?有了向上的需要就會去學習,激起了興趣會更加努力地去學習。每次吃飯想起神器,還會有吃飯時津津有味的快樂嗎?每次學習想到的是堆積如山的習題還有多少學習的樂趣可言。
? ? ? ? 吃飯是一種享受,學習是一種樂趣,在給予孩子生命的時候,就要激發(fā)孩子對生命,對生活本身的熱愛,而不是強加給他的其他任何東西。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