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你將要成家立業了,媽叮囑我,要好好地告訴你一些做人的道理。
然而,我這個人最怕說教,一說大道理,肯定尷尬癌發作。但是跟你比起來,我也是一塊“老姜”了,接下來要說的也未必多么對、多么全面,只是自己這三十余年的一點感觸。
我們生活在底層的人,往往分辨不出眼下正在走的這條路值不值得繼續走下去。錢和光明不會一下到來,就像人在隧道里走,你不知道這個方向對不對,前面這路還有多遠,你不知道自己是否有時間找到出口,你覺得焦慮極了,這是一種常態。根據我的總結,有個最好的判斷方法:如果你處于一個循環中,是“加油——落后——再加油——又落后——再加油”,那就是找對了方向,一直遇到厲害的人,人的反彈機制會強迫你在這個環境中往前趕。
退一步說,你自己沒有這個行動力,你接觸過優秀的圈子后,至少不會做出無下限的蠢事。
一個人在變好之前,首先要知道什么叫作“好”,而我們中的很多人連這個都沒有認知。
?之前讓你考個好大學,不只是名校畢業好找工作,或者是積累人脈這些實際用處,更大程度上是風氣。
在優秀的環境里,擁有良好品質的人更多,比如出色的自我控制力,踏實的實踐能力,和善包容的為人處世的態度等,而這些東西能對你本身的人格形成有促進作用。
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區別,就是見識的區別——見識導致了你的思維和行為,最終決定了你的命運。
曾看到一個姑娘發帖,說她怎么失去了她富二代男朋友的事兒:
她是貧家出身,把錢看得很重,也很省,然而自尊心很強,男朋友送什么,她都拒絕,出外消費都要比劃再比劃。她男朋友表示:為什么要為了這個小錢而浪費我的精力,我本來可以用這些精力掙更多的錢。
有人說,這是門不當戶不對。其實,這就是兩人見識的差異。你有空去仔細觀察一下生活,常常會看到熟悉的、生動的,關于“見識”的語錄:
“少穿這種二三十元的垃圾貨好嗎?”
這句話的言外之意是,她要讓你注意到她穿的是200~300元或者2000~3000元的衣服。她的見識也就值這百來塊、千把塊錢了。當然,現在很多人都做物質的奴隸,但是我不希望你是其中的一個。
“男人有幾個對愛情忠貞不渝的?”
“女人有幾個不想嫁個條件好的?”
這種人,以后找的男朋友很有可能就是朝秦暮楚的風流少年;找的女朋友,大概也是因為他的家庭條件——當然,如果他們竟然還能有錢的話,他們的見識只能讓自己找到這樣的愛人。把占便宜當作人生最大快樂的人,一頓飯也要蹭的人,他的見識導致了他沒有展翅高飛的那一天——當然,以他的見識,他也不會遺憾不能展翅高飛:不是每個人都想做大鵬鳥,有人就是想做鵪鶉!
然而,這并不能怪上面這些人。
“見識”這個東西,其實比普通人想象的殘酷多了。
見識不是空幻的,它來自你吃過的飯,穿過的衣,看過的書,走過的路,你家里的父母,你身邊的朋友,你經歷過的那些事情,它們共同組成了你的見識。
我與你來自小縣城,成長于普通家庭,就讀于一般學校,是學校里再普通不過的孩子。前幾天跟你發微信,我說希望你不要重復我的路——偷懶、焦慮,那會耽誤很多時間。另一方面,我想跟你說,某些路我也走對了,希望你也有我的運氣。以下是幾點建議,你可以看看:
一、多看書。
在這中間,你會發現有很多人有很恢弘的人格。你說,這些都是虛構的。不過,假如寫文章的人不知道恢弘,那么筆下一定寫不出恢弘之美。
閱讀是成本最低卻終身受益的良好習慣,值得你培養,如果你可以堅持下去的話。
二、坦率而不冷漠。
不要怕別人看到你的缺點,缺點會讓你更可愛,“人無癖不可與交”。冷漠的人會受歡迎,那只出現在電視劇里。力所能及地幫人家忙,也要記得“一碗米養恩人,一斗米養仇人”——凡事有度。
三、正確的金錢觀。
錢很重要,沒錢誰都過不了,有錢才有選擇權,但你要駕馭物質,而不是讓物質駕馭你。不要嘲笑他人的貧賤,這是下作人做的事。
四、要學會愛自己。
因為你很快就會發現,自己是個多么討厭的人。也許你已經把自己想象得夠糟糕了,但是真實的你有可能更糟糕。但千萬不要過度,一位姐姐送給我的話,今日轉贈給你:你要做個對外界敏感但對自己不敏感的人。
五、最后送給你胡適先生的話:“怕什么真理無窮,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
窮人思維最典型的表現,就是想一步到位,一蹴而就,三番兩次沒做好就拉倒,于是一輩子都做不好了。
我最親愛的弟弟,世界上有各種活法,你只能自己去選一種,我無法替你去選擇,只是“蓮花出水有高低”,人對自己有要求,才能贏得別人的贊賞和世界的善意。
多讀書,勤努力,長見識,惹人愛。“見識”是個好東西,我希望你也有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