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坐在火車上靠著看《我家那閨女》打發(fā)時間。那一刻,我發(fā)現(xiàn)明星竟然也有著同樣的煩惱――尋找人生的另一半。
? 就像吳昕這樣很多的人一樣,大部分人給自己的人生規(guī)劃都是在多少歲之前成家立業(yè)。可是有些計劃不是一個人就能實行的了的。最終可能在家人的催促中,在歲月的洗滌下要做出很多無奈的舉措。在我的身邊有很多這樣的例子。什么時候結(jié)婚合適?其實這個問題我也不知道到。不過,我覺得如果找到了合適的另一半,大概晚一點結(jié)婚應(yīng)該也一樣。畢竟愛情的長跑在沒有婚姻的約束之下能夠度過“七年之癢”,對于兩個人來說都是一個挑戰(zhàn)。不過,前提是有一個感情比較好的對象。然而對于沒有偶遇那個人的朋友,我覺得相信“偶遇”不如去“遇見”。很多女孩子遇不到合適的另一半,大概都是非常宅的。每一個人都活在自己小小的圈子里,然而這個圈子恰恰沒有那個人的身影。這個時候很多人都選擇去相親。雖然很多人都相信緣分,但是“于千萬人之中遇見所遇見的人,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的等待是和歲月相沖突的。
相親,其實也不是一種難以釋懷的選擇。曾經(jīng)的我認(rèn)為,如果遇不到那個人,相親選擇一個人過一輩子應(yīng)該也可以。但李立群老師一席話“不要因為一個人的才貌,財富,才氣而愛上一個人,以上三者都是很強的吸引力,我們可以因此而開始,但是它不是你們維系愛情生活的主力,最終還是你們的個性,跟互相培養(yǎng)的一種關(guān)懷! ?”讓我幡然醒悟。那怕是相親,我覺得作為我們來說也不能妥協(xié)。
? 作為傅園慧的同齡人,就像傅爸爸說的一樣,我們還小。我也是這樣覺得的。我一直認(rèn)為我的年齡還停留在學(xué)生時代,甚至于周圍很多大齡未婚的朋友讓我覺得自己真的還小。但我知道,這只是逃避的一種借口。我想對有著和我一樣想法的“年輕”的我們說:如何沒有偶遇,何不選擇去遇見。對于婚姻來說,計劃好像并不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