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月前的一天,吃完午飯后,我不忍辜負大好晴天,查了一下空氣質量確定PM2.5不高于150后,我把女兒帶出了門。
雖然也是輕度污染,霧霾依舊會傷害我們,不那么適合出門。
但是長沙的冬天難得有晴天,一般我看見不是中度污染就會抓緊時間帶孩子去進行一會戶外活動。
要不然成天只能在家里蹲著使用空氣凈化器,雖然那樣保護了她的呼吸道,但是她終日不出見人這么宅著也是不好的,只好兩害相權取其輕了。
那日的太陽忽然特別耀眼,我抹了防曬霜,但是還是擔心被日光傷害。我帶著檬檬到了沙池和滑滑梯那兒后,我就和她說:你自己玩會好嗎?媽媽怕曬。
檬檬因為剛下來于是一個人玩的起勁,看到她點點頭,我便開心的逃到沒有強光的地方刷起了手機。
看了一小會文章后,檬檬喊我:媽媽,我想讓你陪我玩。
我有點兒文字饑渴,一有空就愛看各種文章。那幾日我先生去老家照顧生病的父親了,我一個人天天圍著孩子轉,我都沒有啥時間閱讀,完全不閱讀的日子,我覺得生無可戀。
于是我說:“等一會,媽媽馬上來,媽媽累了,休息一小會喲。”
檬檬開始不太開心了,后來又喊了我幾句,我冷落了她感到很內疚,只好戀戀不舍的關了屏幕坐到了她旁邊,和她一起專心的玩挖沙游戲。
不一會,看見一個少女牽了一條大金毛過來。我開心的和檬檬說:寶寶,看,大狗。
檬檬喜歡狗,于是抬頭看著笑哈哈。
令我我想不到的一幕出現了:
少女溫柔的俯身問狗:寶寶,你想玩嗎?
金毛狗,哈哈的喘著粗氣,搖著尾巴,似乎在說,想玩。
少女笑瞇瞇的說:好,快上去吧。
金毛跑上了滑滑梯,站在滑滑梯口看著它的主人。
少女笑瞇瞇的說:“真棒!”
金毛滑了下來,少女俯身把它摟在懷里,溫柔的摸著它的腦袋。
金毛像個孩子一樣往她懷里鉆,使勁的搖著尾巴。看著開心滿足極了。
少女捧起金毛的臉:“去吧,寶寶,上去,再滑下來。”
金毛氣喘吁吁的又爬了上去,又期待的看著它的主人。
她的主人又充滿愛意的夸它好棒,它露出調皮的眼神,滑了下來,又往主人懷里撲,主人又溫柔的撫摸她,如此反復了幾輪。
最后,那狗經過她主人愛的鼓勵后,不再繼續玩直滑滑梯,打算去玩那個難度稍高的旋轉滑滑梯。
它站在那好像有點害怕。
它主人笑瞇瞇的說:寶寶,沒關系的,你下來,你肯定很棒的。
它“咻”的滑了下來。
它跑到主人面前,對著主人吐著舌頭賣萌。
少女給了它一個大大的吻,好響亮,對著狗的嘴巴。然后說:“真棒”
我瞬間選擇性失憶,我忘記了她是不是親到金毛舌頭了。我可喜歡狗了,可我不愿意和狗舌頭親親。
我看得目瞪口呆,我也孤陋寡聞,第一次看見如此愛狗的主人帶狗這樣子玩滑滑梯。
這個少女對待狗狗比很多人對待自己的孩子還耐心,狗狗的每一個眼神動作,都得到了她愛的回應。這真真是高質量陪伴呀。
我還有點生氣,我其實很喜歡狗,一直想養狗。
但是那個游樂區域是給小區幼兒玩耍的。狗這樣子在滑滑梯上滑來滑去,會不會留下大量病菌呢?
我大天朝許多地區的幼兒非常流行穿開襠褲,像我們小區很多孩子是光著屁股玩這種滑滑梯的。
這類孩子是最可憐的,如果他們在狗狗離去后馬上來玩兒,極其會被狗狗身上這種病菌傷害呀。
如果,我養了一條狗,我不會帶它到這種地方來尋開心。
我覺得這個少女這樣做實在很沒公德心。
看到她這種行為,我都不敢讓我女兒再玩這種公共場合無人管束的滑滑梯之類的玩具了。
我試圖用眼神讓她們知道我很驚訝她們的行為。
但是我更多的是對孩子們的可憐,更多的是自責。
我自責自己只顧著看小說,忽略過我的女兒不少次。
有時候我可能也讓我的檬檬感覺她自己在媽媽這里得到的愛沒有這條狗狗得到主人的愛多。
我竟然想到一個詞:人不如狗。
我們這些家長,有多少人是能大部分時間這樣高質量陪伴孩子玩耍的呢?
我算是很少帶孩子在小區樓下玩,但是我卻在我們小區經常看到這樣的畫面:父母在很遠的地方刷手機,孩子一個人孤單的玩著滑滑梯,他上了樓梯期盼的看一眼父母,發現他們無視自己,然后失落的一個人滑下來,如此反復。
有時候我還會碰到小孩非常希望得到父母關注,她把自己的需求喊出來:“爸爸媽媽,你們看我滑好嗎?”
他父母卻只是低著頭看著手機說:“好”。
孩子看到這情形,委屈的想哭。但是也沒什么辦法,只好自己一個人繼續孤單的玩,眼神黯淡的不像個孩子。
我們小區有很多棟都有架空層,有健身器械,有兒童游樂區。天氣不好,極其熱時,會有很多老人帶著孩子在那里玩。
我有時候帶著檬檬路過那里,看到有些情形,我特別同情有些孩子。
有些老人,父母自顧自的健身,聽音樂,和同伴聊天,孩子可憐巴巴的喊著:“和我玩好嗎?”。
他們要么不理繼續自己的活動,要么不耐煩的沖著孩子說:“你自己玩啊!”
這些愛忽略小孩的家長,我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遇見他們,發現他們也是對孩子愛理不理的。
人不如狗啊。
當狗都比孩子得到的關注和愛多,孩子會是一種什么樣的感受?
我母親自小得到她家人的關注也算很少,也許因此她也不懂的愛孩子。
我有記憶后,她就沒抱過我,沒吻過我。也幾乎不表揚我,我從來都是被她否定,挑剔。
有一年,她和我爸爸出門旅游回家,我去門口迎接她。我們家那時養了一條叫豆豆的小狗,那時是它的幼年期,圓滾滾,非常招人喜歡。
我母親進門看到同時迎過來的豆豆,興高采烈的說:“好想豆豆啊!”
她馬上把它抱在了懷里,帶它在沙發上坐著,溫柔的撫摸它,撫摸了好久好久。
豆豆開心的在我媽媽身上撒嬌,我媽媽關切的問我它的情況。
我那一刻,吃醋,嫉妒,什么復雜的感覺都出來了。心疼的不得了。
看著豆豆在我媽媽懷里撒歡,我咋覺得:“那是我的位置,我媽媽該抱的是我啊。”
從來沒記得媽媽對我如此親熱過,我已經沒有任何被她擁抱的記憶。
我那一刻,好希望媽媽能抱抱我,說好想念我。
但是我死命壓抑的這種感覺,不讓自己和一條狗去對比。
但是這么多年后,這個記憶揮之不去。
一直以來我自己相比我弟弟,我得到的關注實在是太少太少,媽媽極少對我溫柔。
看到我的小狗得到這么好的待遇,相比一下,我覺得心太疼了,疼的無法描敘。
我們為什么要生一個孩子?難道不是為了好好愛她,體會生命的奇妙嗎?為了見證她的成長,和她一起成長嗎?
為什么這么多父母覺得自己給了孩子豐衣足食后,自己就是一百分的父母?為什么他們就算有時間和孩子相處,內心卻完全不愿意陪伴孩子玩耍,沉醉玩手機呢?
喜歡看心理學的父母可能會知道,常常這樣冷落孩子,孩子不僅僅只是會傷心,難過,成年后她還會內心匱乏,極其有可能出現各種心理問題。
我們不該讓孩子覺得,她生而為人,卻沒有一條小狗幸福。不該讓她默默希望自己能當條能被愛的小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