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一有閑情就上網搗鼓點東西,四年下來也算小有心得。今天做個歸納與總結,學不學隨意,JING供參考。
首先聲明:學習力強悍的人大多大同小異,中間放棄的人各有各的理由。
01 ?選擇一個好的平臺
網上有很多的資源,你事先必須自己清楚各大網站的主打特色。舉個簡單例子,花瓣網一般是找配圖,站酷就更加偏商業平面圖,而logopond則是專攻logo設計圖。以此類推,你先要知道自己選的這個網站里到底有什么,然后才可以說這個東西跟你自己想要學習的內容方向匹不匹配,最后決定要不要在這個平臺上學習。
這個思路下來就是:你平常就需要收集一些相關的網站,做一個歸類。
我自己簡單歸類如圖,如果小伙伴有更好的方法可交流下。在這么歸類下,自己收藏的東西都很有條理感,容易找到;同時,當我碰到新的有趣的鏈接又可重新加入以及替換更新。
這種 歸納積累——產品辨別——主動學習 的過程是較為正向的思維模式。但當你很確定自己想學一樣東西的時候,逆向去思考也是可行的。比如說你想學字體設計,然后你去找資料,你發現要利用到軟件AI。這個時候,面對你查找到的眾多資源,要去甄別,哪個最適合自己——產品識別的階段就到了。在這個過程中,隨著你對它了解得越多,其實已經在自覺與不自覺當中進行了歸類,即歸納積累。
Tips: 你找到的信息也許有點雜亂,但沒關系啊,這是你前期整合信息、理清思路的最要步驟。很多時候,我們沒辦法做出好的選擇,硬傷就是自己掌握的信息不夠全面。
02 ?不要抗拒英語
這邊我特意寫的是不要抗拒。因自己本身是英語專業,聽過太多人對我說過自己特別想學好英語,但又覺得這好難。但這真的難嗎?如果要說學成跟外交部發言人一樣,那肯定難,畢竟這是需要大量操練跟積累的。但是,如果你的目的是為了看懂一些通識類書籍以及滿足日常交際,那完全是可以達到的。別忘了,所有通過正規高考的人,再怎么說英語也是有一定基礎的。而當你對自己的英語水平保持一個樂觀并且愿意為之奮斗不懈的態度時,其實已經成功了大半。因為有個悲觀的事實是,日常交際上所需的英語水平是一個高中生就該達到的狀態。
所以,你想得到的那種語言能力本該是你高中就該具備的。只不過你掛科了,現在在重修而已。不要抗拒學英語,你要相信那種一般的英語水平能力是你本該就具有或是曾經就擁有過而現在搞丟了而已。就這么簡單。
那接下來,當你完成了這個步驟之后,之后的局面該怎么去開拓不需要別人講,到時候自己都會有把小算盤。什么要不要看原版書、生肉電影都是小case,再上一層想不開(開玩笑啦)想要去讀研、出國或者聯合國鬧一把,都隨你。講真,人生真的要放飛自我一把,不然你永遠都不知道自己的可塑性有那強(開玩笑啦)。
03 堅持
——不想灌雞湯。大道理大家都懂,希望大家能夠過好自己的一生。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