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常聽前輩說過這么一句話:“小成靠勤,大成靠運。”勤勞使個人、家庭衣食無憂、生活富足,但要取得大福大貴,一定要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才有如此的命。勤奮致富,每個時代都在發生,那就是只要自己勤奮,不懶惰,靠自己雙手努力,就一定能脫貧,走向小康,但如果不努力,生活水平一定會下降,這必須以辛勤勞動為前提。然而,在社會階段比較固化的情況下,單靠辛苦與勤奮是遠遠不夠的,要是改變命運向頂層階層突破,就必須訓練自己的眼光與格局,并緊抓時代的趨勢與機遇,正所謂“識時務者為俊杰”,也才能時勢造英雄的佳話。
? ? 突然想到古典生命哲學里有這么一段話:“一個人距離極大的成功(舉世矚目、舉足輕重)有多遠?沒有人能夠確定,因為這樣的人何時都有,但是誰則完全是概率和偶然。所以不必強求多么成功,做好自己,剩下的扔給天、運和勢。”
? 在人的一生中,隨著時間的推移,如果你足夠持久勤奮,你的人生掌控里越來越強,勤奮地生活、一般不會太差,但是沒有人能夠預知未來,你今天的努力也未必能讓你在未來登上人生巔峰。這得看運
? ? 當機會擺在我們的面前,你是如何選擇呢?
第一種,不必眼見為實,相信能成功就去做
第二種,看到別人成功,眼見為實才去做
第三種,知道怎么做會成功,但是還是等待,等待更好的機會
第四種,不愿意改變,知道機會來了,卻不把握或者讓機會流失
第五種,根本就沒有機會
你選擇哪一種呢?第四、五種都是與機會插肩而過,無法依靠時運突破;第一種屬于創造機會的人,第二種屬于抓住機會的人,第三種屬于等待機會的人。綜合看來,善于創造機會的人一定善于借勢與造勢,一定比把握及等待機會的人更能成就一番事業。
? ? 我們先看下這個故事:有兩個窮得響叮當的農夫,他們的門前有座煤山,每天挖出來的煤當天可以賣掉買食物。在第一天,第一個人埋頭苦挖,挖完一車煤就拉去集市上賣了錢,用這些錢他全買了最好的食物。而第二個人呢,也挖了一車煤,不過換來的錢他只買了幾個硬饅頭,其余的錢都留了起來。第二天,第一個人早早起來繼續挖煤,另一個人卻去逛集市招苦力。不一會兒他就帶回倆苦力來,這兩個苦力膀大腰圓,他們二話沒說就開始挖煤,而他站在一邊指手畫腳的監督著。只是一上午的功夫,第二個人就指揮兩個苦力挖出了幾車煤,他把煤賣了又雇了幾個苦力,一天下來,他除了給工人開工錢,剩下的錢還比窮人賺的錢多幾倍。幾個月之后,窮人依舊每天挖煤,每天賺來的錢都買了好吃的好喝的,基本沒有剩余。而第二個人早就指揮工人挖光了煤山,賺了不少的錢,他用這些錢投資做起了買賣,很快成了富人。
? 大家看完也許會覺得,這不是什么很復雜的故事,道理也很簡單,但事實上卻有很多人只知道埋頭苦干,不懂得借助外力成事。
? 古人旬子曾在《借船出海》寫到 “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xìng)非異也,善假于物也。”成大事的人善于“借”,通過登高、順風、假(借)與馬、假舟楫”以實現“見者遠、聞者彰、致千里、絕江河”。
? 小成靠勤,大成靠運,善假于物,正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勤奮是成就事業的重要品質,但要把勤奮發揮在造勢上,那就更上一層樓。小米雷軍除了“Are you ok?”之外,還有句名言是:“站在風口上,豬都會飛。”風口就是時勢,這就告訴我們不僅要尋找、把握風口,即便沒有,也要創造風口,這樣才能作為時代的推浪者,創造更大的價值。當“風口”來臨時,你懂得借勢而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