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火的《人民的名義》可謂是又雙叒叕引發了一波追劇狂潮,從開始的低調開播,到自稱達康粉兒,育良粉兒,發動態必不可少的.com表情包、組CP、守護.com的GDP各種話題霸占熱搜,簡直就是下飯必備小菜,欲罷不能喲喲喲......
然而縱觀中國的國劇市場,不難發現,現代劇在走下坡路,近幾年的爆款反而都是劇情離我們比較遙遠的古裝劇、諜戰劇!
想起那些年俺們的青春,海巖作品系列,奮斗系列,或者偏搞笑類的愛情公寓等等,無一不在國劇市場上掀起了大浪!
到底是什么讓如今的市場如此尷尬?一部嚇跑50家投資方的正劇,就如此受追捧?
給你幾個理由自己體會......
劇本|市場抄襲風氣盛行,缺少原創
現在的爆款劇必翻拍自大IP,市場缺乏原創,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遠遠不夠,一旦出現爆款劇,跟風抄襲的作品猶如雨后春筍,然而這種蹭熱度的現象卻依然屢見不鮮。
演員|門檻低,片酬配不上實力
這段時間頻上熱搜的文替、武替甚至還有吻替,以及前段時間的天價片酬事件,都讓人不禁開始懷疑演員的門檻了,聽說《人民的名義》劇組的演員總片酬才4800萬,這特么是比一個天價主演的片酬都要少啊有木有!
花瓶的確能讓人愉悅一時,但敬業的表演以及詮釋出的人格魅力更能引起觀眾的共鳴,就像達康書記的扮演者吳剛,相信大家都看過他上春晚的視頻了,達達年輕的時候雖然也是標準小鮮肉一枚,但人家的演技一直在線啊!多年的低調以及對表演的敬業才讓他終于迎來事業巔峰。
觀眾|對明星的認知有偏差
恐怕只有中國的明星才會享受了國家級珍貴動物的待遇了吧!但其實在歪果仁眼里,明星只是一種跟醫生、律師差不多的職業。因為這種認知的偏差,所以觀眾對待明星演戲的態度非常寬容,專業的審核標準也是一降再降,這就變相的造成了明星能成為演員、但演員卻不一定能成為明星的現象.......
于是,不管是小熒幕還是大熒屏,電視劇還是綜藝節目,翻拍、抄襲綿延不絕,收視率與口碑往往無法兩者兼得,好劇本也拍不出優秀的片子,著實讓人森森擔憂國劇前景。
所以,如果你也是一個嫉惡如仇、喜歡追劇的銀兒,請在貢獻收視率之前,先關注劇情,然后再關注內個(反正不是劇情,哈哈)。嗯,維護世界和平,拯救國產劇的任務就交給你了,也希望一個《人民的名義》播完了,千萬個”觀眾的名義”站起來!
最后的最后,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私藏夾帶任何對明星之類啥啥的人參公雞哦!嘿嘿,你懂的。
本文由“請在雜貨鋪叫醒我”于2017年4月14日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