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四在中嶺,聶老師所講的內容深深觸動我。作為老師,作為父母,如何促進自己心智成熟?當孩子把焦慮憤怒投向母親的時候,如何能夠涵溶這一切,能夠兜住孩子的情緒?在晴朗成長的過程中,我最大的問題就是在這里。晴朗似乎總是最能激起我的憤怒。我覺得她會不斷抱怨我,把責任推到我的身上,卻一點也不懂得體諒我,于是她的言語常常激怒我,刺痛我,同時也讓我擔心她的未來……
周六回家,和母親相處的一個小細節,讓我覺察到其中似乎包含了我與母親相處的某種模式。我按照媽媽的要求拿回了一件她想要的東西,可回去交給媽媽后,她卻抱怨我拿錯了。我當時有一種特別強烈的情緒,就是不想要她責怪我。我反駁她,提高聲調反過來責怪她沒有跟我明說她的要求。我覺察到自己那一刻只想要把責任推回給她,我不希望聽她對我的任何指責,好像我已經受夠了……其實不過是一件小事啊。
我隱約感覺到我與女兒、與母親的相處方式是存在著某種聯系的。那是什么?讓我想一想:我對媽媽的責怪反應那樣強烈,我也對女兒對我的抱怨特別敏感……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