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別人和解其實等于放過了自己。
總覺得和天天八字不合,從初一第一天任命他為班長,我們就糾纏不清了。
他喜歡出風頭,喜歡圍著你轉,但是,一到做事情,他總是比誰都逃的快。
那個時候,不理解他是習慣問題還是個性問題,上課很少規規矩矩坐著,上課說話,有各種小動作。
表揚過,批評過,小棍兒也打過手心;
委以重任,寄予厚望,信誓旦旦的約定,似乎都不適應他。
違背班規班紀的總有他。
后來,疫情。
開始線上授課。
屏幕上慢慢看不到他的名字,直至消失。
他幾乎不互動。
初三開學,蕓和軒姐弟倆要轉學,我買個大大的蛋糕,一起為他們送行。
開學初,忙忙碌碌,各種檢查,也就沒太留意他,兩個月后,突然有一天,我發現他變了。
每天都粘在一個女孩子身邊;
開始不修邊幅,蓬頭垢面;
課上,他的頭壓得很低,很少抬頭;
課上沉默了,可是午休說話。。。
有一天,他媽媽找來,
他一會到家就把自己關進小黑屋子里;
寫作業時常常一個人發呆;
他開始除了他喜歡的女孩所有人都不理;
他聽到一直比他學習成績優秀的班長,他表情立刻變化。
開學啦!
他繼續遲到,繼續對抗,繼續不寫作業,繼續情緒低落,繼續上課不抬頭,繼續不上語文課。
我本該對于他的表現繼續冷落。
可我知道? 我不能!
今天,我故意找出他的一篇不錯的作文。
怕他敏感,中間穿插了其他幾個學生的,一起點評。對他的作文,給了足夠的各種肯定。
他依然不抬頭。
語文課他依然不拿書,不聽課,自顧自的練習著別的學科。
體育訓練,他第一次主動走進我在的跳遠場地。
他和另一個天天一起的男生一直討論著,偶爾跳一次兩次。
我主動和他搭話,他假裝沒聽見,故意沒回應。
放學,來到小區門前,遠遠的一個穿著熟悉的校服的男孩正準備敲門。
“沒帶鑰匙嗎?我來幫你吧”
他扭過頭,怔了一下。
他終于不再故意大聲的言不由衷的喊老師好!而是語氣低緩。
“謝謝老師!”
那一刻,我很開心。。。
一個轉身,一個念頭的轉變,往往會改變一個人的選擇。
選擇僵持,兩敗俱傷;
選擇包容和理解,進而和解,改變了他,也提升了自我。
放過別人,會成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