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記憶尋找

圖片發自簡書App


我們總能回到過去的地方,卻再也回不到從前。比如那些拆掉的房子,遷走的學校,砍倒的樹……

三月末,想著田野里青蒿應該長得很茁壯了。周末天氣又晴好,于是一家人出去尋找。從前村莊未拆遷時,家門前的路上就長滿了蒿子。每至春季村莊上時時飄著蒿子粑粑獨有的清香。那時一到有蒿子的季節雖不能說每天但至少是隔三差五就能吃上一次蒿子粑粑。今天是陳家奶奶做好了端過來的,后天是張家阿姨做好了送過來的。說不定大后天媽媽就做好了一大鍋讓我和弟弟挨家挨戶的送過去。奇怪的是這種粑粑怎么吃都吃不膩,就在我敲打這些文字的時候似乎都能聞見早年那些土灶鐵鍋里煎或炸出來的粑粑的香味,已垂涎不已。

五歲多的女兒還沒有正式的認過蒿子。之所以說沒有正式認識過,是因為我想著也許什么時候某棵蒿子混雜在野草中她看見過,但我畢竟沒有給她指認過,因而她不會認得的。果然,才走出樓道她就飛奔到草坪邊,指著每一棵草問我是不是蒿子。自然都不是。孩子立刻沮喪了,嘟起小嘴問到底什么才是蒿子?能不能找到?什么時候才能找到?我哄她:蒿子就在某個地方,慢慢走,一定會遇到的。不但會遇到蒿子,還會遇到許多其它植物。孩子一聽又興奮起來了,還要求帶上小鏟子和我一起挖蒿子。

挖蒿子?我心里笑了一下,我從來都說摘蒿子的。不過又有什么關系呢,她喜歡就好。我不太確定我幾歲開始挖過蒿子,哦,不,摘過蒿子。但一定不是五歲時。我五六歲時是養在大姨和舅舅家的。那時無端的對大舅特別畏懼,大舅舅家幾乎不去的。多數時候都待在大姨娘和二舅舅家。不知道是因為不是蒿子的季節還是他們并沒有做蒿子粑粑的習俗,總之在那里我好像沒吃過這種食物。還可能我吃過但忘了。畢竟蒿子粑粑以前常吃的,當時并不覺得金貴。倒是這些年很少吃到了,竟十分想念起來。

讀小學和初中的時候常常和媽媽有時候和同學一道去摘蒿子。及至今日我都清楚的記得哪一條田埂的哪一段有蒿子,有多少,什么品質。不過這些都是存在記憶里的,實際上我好多年沒有在附近摘過蒿子了。外出讀大學四年,曉天上班四年,都不曾摘過。后來雖然回來了,孩子太小總跟在左右,又無法帶到野外,更不曾去摘過。這么算算竟有十幾年了,誰知道蒿子的分布是不是還與從前一樣。

我們要去的是村莊后面的田野。村莊已經拆遷了,房子全被推到了,磚瓦碎石亂糟糟的堆放著,村莊也就成了野外了。我們沒走大路,尋著一條雜草叢生的小路往里走,想到自家老房子所在地去看看。我本就沒有方向感不認路,房子全部推倒了,格局大變,再加上雜草蓬生,憑我自己的能力是無法找到老屋的了。不過等到了村后的田野里我反倒信心滿滿了:田地的格局并沒有變,還是從前的樣子。

女兒又急了問到底還能不能找到蒿子。我把手對著廣闊的田野一揮(自以為姿勢很帥。):當熱能找到,每一棵蒿子長在哪里我都清楚得很。我自我陶醉完一瞧,女兒和老劉已經走出去好遠一截了。走唄,我一點也不緊張,隨便你們哪那個方向走,我都能指給你們蒿子們的準確位置。于是毫不猶豫的給他們指出一個地點。跋涉過去(農民因為拆遷都遷走了,路沒人修整,很難走。),竟沒有!難道我竟有記錯的時候?又鎖定一出,跋涉過去……也沒有,盡是荒草。再鎖定……沒有,沒有,仍然沒有。我是不可能記錯的,我們所到的每一處曾經都長滿了蒿子。

我是不可能記錯的。我記得東邊的棟廠房是我以前讀書的小學的位置。學校很小,只有一棟兩層的樓房。我并未在樓房里讀過書。我讀書時還是兩排磚瓦房。老師們教過我們念書,寫毛筆字,唱歌,講故事。我從小很乖巧,跟在老師后面打下手,跟在老師后面到其它學校讀書、唱歌、講故事……我記得最北邊的那棟樓房后墻邊原有幾棵柳樹,中間一棵最高大粗壯。當然,我能記得它不是因為它大或者粗,只是因為每到雨天樹上就會長出一簇一簇的蘑菇。我和弟弟會盯著那些蘑菇長大,然后掰掉,拿回家讓媽媽蒸雞蛋,很鮮。南邊就是我家老屋的位置,房屋雖然拆了但屋后的幾棵香椿樹還在,現在也正是香椿的季節……

可是為什么到處都尋不見蒿子了?做不做粑粑已經在其次了,關鍵是孩子滿心歡喜要來尋蒿子的。記憶中還有一處,再去看看吧。在河灣,那里的蒿子通常長得細、瘦,以前我們都不屑于到那里摘的。蒿子必須要茁壯鮮嫩的做出來的粑粑才香而且糯,否則一咬一口渣。但當時我們哪里還有這些講究,我們僅僅是希望能找到幾棵蒿子而已。于是巴巴地趕過去。結果……竟然真的有!而且河灣邊有人種了菜,泥土挖過,修整過,不在荒蕪,蒿子長得也就很是茁壯了。這時候最高興的是孩子,揮舞著小鏟子忙得不得了……

這樣,女兒也算正式認識過蒿子了。只是不知道多年以后,待她成年之后會不會在某個忙碌的瞬間回想起今天的這場尋找……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寫作中心”文本寫作課程(草案) 齊紅雨 【交流提問】 1.讀了大量的文章、著作,為什么大多數學生依然不會寫作? ...
    為為道來閱讀 1,416評論 0 2
  • 姑溪橋頭一樽月,與君把酒訴離別。放目嵐山三千里,落落關河漫天雪!
    卞軍a900910閱讀 220評論 2 0
  • 標題寫好很長時間了,內容缺始終沒有填充,遲遲不敢下筆,因為這里面裝著我柔軟的童年。 之所以想起梧桐花是因為兒子,他...
    紅心驕子閱讀 224評論 0 0
  • 新買的衣服你是否不洗就穿?現在,很多制衣廠家為了降低成本,使用劣質染料和助染劑,對皮膚和人體的傷害很大。今天,小編...
    小喔先生閱讀 310評論 0 0
  • 泰瑞克-埃文斯:爭取在12月份復出 摘要:埃文斯膝蓋傷勢已經恢復,還沒有獲準參加籃球訓練。 虎撲體育9月24日訊 ...
    prudenceli閱讀 234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