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我必須首先為差生下一個定義。
我在這里所理解的差生:是成績雖然不夠理想,但是卻還在堅持著學習的,還努力著不愿意放棄的。
因為我的學習方案,說白了就是以目錄為基礎,規劃出每天的任務,每五天的任務,二十天的任務;然后瘋狂學習,背誦。
而對于已經完全放棄的同學來說,這樣的方法,一點用處也沒有。
所以你必須得自己思考一下,你放棄了嗎?你希望只要能結束最后四十天,無論去哪個學校都可以呢?還是不愿意放棄,想要去一個更好的學校,想要通過學習來證明自己。
所以,最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點,當然是不能放棄,如果放棄了,那你就再也沒有機會了。
其次,由于剩下的時間太少,有必要對剩余的時間和學習,做非常精細化的管理,只有精細化的管理,才能讓你把四十天,活出八十天的感覺來。
一、回歸教材
高中再怎么拓展延伸,其考試的基礎,仍然還是在教材上的,如果你能夠對教材了然于胸,不說考個百分之八十,但百分之六十,還是有機會的。
怎樣回歸教材呢?
第一步,找出所有教材來,只看目錄,甚至把目錄抄下來,背下來。
所謂濃縮就是精華,一本書的目錄就是最濃縮的地方,它精準概括了整本書的內容。
整個高中三年的知識,其實全部體現在這些目錄中。將所有教材擺在一起,會高得嚇人,但是如果只要目錄,最多也就是30頁左右。
當內容只剩下這么點的時候,身為差生的你,應該會有點信心了。
第二步、按照科目分門別類,準備好筆,依次將懂的與不懂的分出來。
可以分為全懂、半懂、一知半解、完全不懂等類別(具體分類視個人情況而定)。這個工作一定要細致,因為這是開啟四十天學習的最關鍵一部。
對于差生來說,最后四十天,重點在懂的部分,次重點在懂一部分的地方,至于完全不懂的,則應該放在最后。
因為如果高考的時候,你連懂的地方都丟分了,那就是得不償失,所以懂的地方必須強化。
分類之后,你的心里就有了一條線了,一條知道知道得在哪里,缺在哪里的線了。
整個高中知識,如同一條湖泊般寬廣深厚,如果最后四十天不能明確自己的學習水平,必然會陷入到不知道該怎么學的情況,然后在剩下的四十天里,越發慌亂,效率也越發低下。
第三步、將科目分為背誦與非背誦。
背誦的科目,最首先的,當然是記住知識點,而理科題目,更多需要的是練筆,解題。所以必須將科目分成兩個類別,按類別去學習。唯有如此,你才不至于學混淆了。
人的背誦狀態與解題狀態,是有較大的區別的。
理科生:語文、英語、生物應該可以劃進背誦科目中,而數學物理化學,則劃入非背誦科目。
文科生背誦就多了。基本上除了數學,語文英語政治歷史地理都可以化為非背誦科目。
當然,千萬不要認為背誦科目只背誦就可以,非背誦科目就一定不用背誦了,這只是為了有所側重罷了。
第四步:將每一科知識,分成兩輪復習,一輪二十天。每一輪分為四個小周期,每個小周期五天。
這個時間看上去多,實際上是很短的,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要用李陽老師瘋狂英語的理念。如果時間夠了,還可以推薦一下《考拉小巫》學英語的理念,但是時間不夠了。
第一輪二十天,你必須要把教材目錄里的知識過一遍。
這一遍不能走馬觀花,必須要強行記憶。
這一遍等于是一輪復習,你必須強行吞下這些知識,不論懂還是不懂,簡而言之,死記硬背。
這二十天,就是不瘋魔,不成功!
我常會舉嬰兒學語言的例子,嬰兒一開始,實際上根本不知道父母在說什么,只是記了下來,慢慢說出來,最終弄明白。
而我們第一輪的目的也如此,就是先記下來,然后再去試著弄明白。
語文背誦:一、背誦篇目、二、好的文章中好詞好句、三、古文下面的注釋、四、好的素材(教材中的)
將課文進行勾畫,背誦,六本書(五本必修加一本選修),每本書時間估摸在三天左右。
背不是背了之后立馬丟下,而是背完立刻做檢查,看自己能不能記得,每晚睡覺前必須在腦海中浮現一遍,看能記住多少。
語文的考試雖然有所改革,但仔細想來,其實從某種角度來說增加閱讀,降低題目分值,反而讓語文題目簡單了一點,原本一點兩分,現在變成了一點一分,踩分點更小了。
這樣基于教材的背誦,幾個好處,一是對好的字詞句有了記憶;二是多了不少素材;三是背誦篇目再度掌握;四是強化了個人的語文感官。語文這個科目,個人的語感、個人的敏感度是很重要的。
英語:一、找出高考的作文來,看怎樣考,然后每一天或者兩天背一篇作文,注意不是亂背,而是理解性的背,每十天左右復習一次背誦的作文
二、每天做一篇小閱讀;
三、將高中和初中所有單詞,分成二十天背誦完成,不要告訴我你背不完,你必須不停突破,去尋找最適合自己的背誦方法,你會發現第一天可能要兩個小時,第十天可能只需要一個小時了,而且效果更好。
背的時候不要怕讀錯,只管瘋狂背誦。
你必須不停給自己打氣,告訴自己一定行。
可以準備兩本小甘,無論吃飯走路,你都可以在背誦英語的過程中。
這個方法,主要是對英語成績不好的人來說,我們第一個二十天,主要是混個臉熟,熟悉了,做對的幾率就更大了。
也許二十天后,你能記得十分之一的單詞,但是這也很高了不是嗎?
生物:按照目錄背誦,死記硬背,這是第一個二十天的要求,一遍又一遍,要做到無論哪一個知識點,只要拿出來,你都能迅速反應過來。你可以將教材分板塊,每一個板塊背幾天,在背這個板塊的時候,就不要理會別的板塊。
不停強化你的記憶,強化到這些科目就如同你遇見的熟人,不假思索叫出他的名字一般。
政治歷史地理:不要去侈談理解,你現在對于這類科目,壓根沒時間去玩什么深刻的理解,你要做的,就是將科目按照二十天的一輪時間,再分為四個小周期,然后瘋狂背誦。
至于理解,交給記住后的你,如同我在前面提到的嬰兒學語言。如果要求嬰兒必須理解,那這個世界將變成啞巴的世界。
數學:對于這一座大山,不要好高騖遠,你已經不能完全攻克了。
但是我們可以試著只爬半座山。
將教材中所有題目,刷至少兩遍,保證無論考到哪一個板塊,哪一個公式,都心中有數。背下所有公式,然后再刷教材中的題目。另外,高考卷中的最簡單的題目,刷三遍左右,一定要注意,刷題是為弄懂這個題目為什么這樣做,而不是只記得答案。
數學這一個科目,是需要大量練手的,而如果數學成績不好,想立刻突破到高分,其實不太現實,但是如果所有基礎題你能刷兩三遍,考一個比較理想的分數還是可以的。
物理化學:同數學一樣,刷教材題目,另外,物理化學需要背誦的東西,可能也不算少,你可以把工作分為兩個部分,一個部分是十天,第一個部分強背,第二個部分反復刷題。
這里,第一大板塊就結束了,以二十天為界限,所強調的,就是基于教材的瘋魔式背誦和刷題。這里一定要注意,第一步勾畫目錄一定要認真,勾畫出后一定要分類,勾畫出來后一定要以20天為大分界線四個五天為小周期設置任務。每次背誦之后,一定要復習;每次手里只能拿一本書,避免出現分心的情況,必須完成每天的任務,即便是熬夜,如果不完成,必須要對自己有所懲罰,你這二十天再如何丑,都不會有人笑你。
如果第一個二十天順利,你會發現最大的收獲,是信心,是對自己情況的知根知底的把握。
你不會再覺得有那么多知識不明白,因為你已經在逐漸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
第二個二十天計劃。
開始很相似,再次以目錄為基礎勾畫,不過這一次勾畫時間要長一點,因為你肯定會將一部分原本不懂的,轉化成了懂。
而且這一次勾畫,你可以當成一次對第一個二十天的考察,一邊勾畫,一邊復習看掌握了多少?
如果第一個二十天完成順利,第二個二十天的努力,就是水到渠成的了。
要特別強調的是,已經懂了的部分,必須專門分出一部分時間去復習,加深印象,因為這一部分,也是我們最能拿分,最指望得上的。可以這樣說,這一部分才是你高考的底氣。如果這一部分都廢掉了,結果可想而知。
《速度與激情6》里唐說:“做你最擅長的。”而這已經懂了的一部分,就是你最擅長的,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
而對于半懂的部分,是最有價值的部分之一,必須要花大功夫去弄懂,因為這是你能夠超越別人取得好成績的最好契機,別人還在不明確哪些地方是似懂非懂的知識點時,你卻已經在攻克這些地方了。
對于還沒弄懂的,那就再度瘋魔背誦刷題。這一次的瘋魔和第一個二十天不同,此刻是只求記住,不求甚解了。能弄懂最好,弄不懂,也只好適當放棄。
請注意,在第一輪里,沒有放棄一說,在第二輪里,就必須適當取舍了。
第二個二十天的工作還有兩點,一是找出知識點關聯,二是大量搜尋答題技巧,強行背下來。我們所有努力的方向,都是為了考試,找關聯點,能讓你將背誦的東西活用起來,而答題技巧,對提分有一定作用。
另外,特別強調課堂,如果還能聽懂的,就跟著,畢竟老師們對高考更有經驗;聽不懂的,就選擇放棄,原因很簡單,只剩下四十天,你沒有時間去適應他了,等你再適應,一切都來不及了,而且課堂老師假定的是,坐在下面所有學生,都是一輪二輪三輪復習結束,知識點都沒有問題,只等高考了。
還必須注意,不聽課不代表不問問題,凡是不懂的,必須立馬當天就問老師或同學,當天吃透,當天解決。
激情成就夢想,自律和努力讓人變得卓越。四十天很短,分割成為兩個二十天就更短了。但如果你這兩個四十天,都可以做到目標清晰,每天完成自己的任務,考個大學,其實還是有可能的。
但是務必記住一個關鍵點,心理學研究表明,只要你停下來一天,這二十天之說,就必須重新計算。我這里的四十天,是包括周末在內的。在這個時間內,你都必須瘋魔,如果做不到,就乖乖讀專科去,如果能夠從兩個二十天,每個二十天你分為四個五天中撐下來,我相信你,一定爆發出無與倫比的能力來。
最關鍵的一點,此刻是背水一戰的時期,你根本沒有時間停下來開啟新的復習。而且,千萬不要去找借口,說今天要考試啦,要見朋友了,要體檢等等,只要想學,任何時間地點,你都可以學習,無論車上、校園、食堂、寢室。
你一旦找借口,你就輸了。
要記住一點,高考雖然是一場拉鋸戰,所以我們用三年時間備戰一場高考。但不代表剩下四十天,身為差生的你,就沒有機會了,只要有心,你也能在短期里做到一個大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