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磊少
? ? 先秦諸子,百家爭鳴。但在這其中最有趣的還是儒墨之爭。
? ? 儒家和墨家屬于兩個不同的流派,兩者之間既有相似之處,也有不同之處。墨子是第一個公開批判儒家的人。墨家,也是孔子和儒家第一個公開的反對派。為什么說是第一個?因為莊子和韓非,也就是到家和法家都在墨子之后,唯一不能確定的是老子,但在老子的相關資料記載中,他從未與儒家發生過正面沖突,因此我們這里說公開批斗孔子和儒家的,墨子和墨家算第一個。
墨家對于儒家的批判可以說是非常的犀利了。針尖對麥芒,得理不饒人。
? ? 這里說句公道話,《論語》這本書還是很忠于歷史史實的,不管是別人對于儒家好的壞的評價都有記載,但《墨子》里面有關于儒墨的辯論賽,從來都是他們贏,儒家輸。
? ?不過從《墨子》記錄的儒墨之爭里面,有些小片段還挺有趣的。
? ? 有一次公孟子(曾子的學生)和墨子辯論。公孟子說,一個君子,就應該像鐘一樣,你敲它的時候,它就響。你不敲它,它就不響。君子也是,你問他就說,你不問,他就不說。然后墨子說,對啊,現在沒人敲你,你怎么說話了呢?我并沒有問你話啊。言下之意,你不是君子,你們儒家也是自相矛盾。
嗯,這一局,墨家隊加10分。
? ? 還有一次,子夏(孔子的學生)和墨子辯論。子夏說,君子之間也有爭斗嘛?墨子說,沒有。子夏接過話茬,豬狗之間尚有爭斗,人與人之間怎么會沒有呢?墨子回復到,你們啊,可以說是非常可悲了。說起話來總是高端大氣上檔次,動不動就提商湯王,周文王,可做事真是豬狗不如呢。可悲啊可悲。
這個邏輯沒毛病。墨家又贏了,墨家隊再加10分。
? ? ?從這里可以看出,儒家和墨家真是水火不相容。那么我們不僅會問了,他們何來的這么大沖突和矛盾呢?
? ? ?我們先來看他們之間的幾點不同,或許可以得到這個答案。
首先,時代不同。
? ? ?墨子名翟,字不詳。據清末經濟學家孫詒讓《墨子間詁》考證,墨子大約生于公元前468年,卒于公元前376年。也就是說,墨子比孔子小了八十多歲。孔子去世后,墨子才出生。孔子去世,春秋時代就結束了。墨子出生,戰國時代就開始了。
? ? 而春秋戰國的國況有相似之處,但不同之處更多。相同的事,天下無道,沒有公平和正義。不同的是,戰國時代更加動蕩,民不聊生,政治黑暗。春秋時代則相對比較安穩。所以說孔子儒家的文化都相對柔一些,雖然也有建議,但都比較委婉含蓄。而墨家則是態度十分強硬,“非攻,非儒”。
?其次,立場不同。
? ? 孔子代表的是貴族,甚至是統治階級的立場。我們在前面的文章里面也提到過,孔子的為官之道就是站在統治階級的立場上的,想統治階級之所想,急統治階級之所急。替君主出謀劃策,構想政治藍圖。
? ?但墨子代表的則是庶民,勞動人民的立場。墨子更多的時候都在站在勞動人民的立場去爭取權利。想農民之想,急農民之所急。為人民服務。為此墨子還提出了四大理論。第一是倫理,即兼愛。第二是政治,尚賢,尚同,非攻。第三是經濟,節用,節葬,非樂。第四是宗教,天志,明鬼,非命。
最后,代表不同。
? ?孔子是上層的代表,墨子就是下層的代表。這里的上層和下層都屬于“士“。混得好的,可以成為上士,升為大夫。混得差的,也就只能當下士,再混得差一點,就是庶民。
? ? 分化的不同,分工也就不同。文士主要參與政治,武士就是參與軍事。而孔子和墨子都是自由職業者,也就是說他們并沒有依附某一個固定的權貴,而是在這中間來回游走。而在古代,這類人里面,文的就叫”儒“,武的就叫”俠“。所以孔子是儒的代表,墨子是俠的代表。
? ? 孔子和墨子,就是儒和俠的引路人。孔子為儒指引的道路,讀書做官。而且最好是學有余做官,仕有余讀書。但墨子為俠指引的道路則是自食其力,急時行俠仗義。歷史證明,孔子的路就是陽光道也是獨木橋。而墨子的路卻總走不通。
? ?不過儒家和墨家雖然有各種大不同,但在一點還是相同的,就是都有理想和追求,也有原則和底線。換句話說,儒家的儒也好,墨家的俠也罷,都有正義,有操守,也都超越了自己的職業和出身。
? ? ?授權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