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安若
幾年前就聽說過《水知道答案》這本書,但一直沒機會看,去書店查過幾次也沒有,前幾天在網上把它下載了下來,今天用了一晚上的時間看完了《水知道答案》的第一本。
這是一本很神奇的書,我從沒見過水的結晶竟然能夠如此美麗,讓人驚嘆,水真是神奇的物質,它能感知一切。在量子力學的領域中,宇宙萬物皆有波動,而水能接收各種物體傳出的頻率,并理解其所含的意義。而且不管世界各地相隔多遠,語言如何不同,水一樣可以理解,可能這說明了世界萬物從一開始本就是個和諧的整體。
人的生命離不開水,一切有生命的物體都需要水的滋養,水有著無以倫比的能量。
水能體會各種情感,感受到美好的情感它就形成美麗的結晶,感受到負面的情緒它形成不了完整的晶體,而且情緒越惡劣,它的結晶越混亂越可怕。
所以,如果我們處在充滿善意的環境中,那么我們就能享受到水的正面能量,心情愉悅,身體健康;如果我們常口出惡言,周遭環境也是惡語相向,那么我們也只能生活在負面能量的空間中,我們的心情不可能好,身體也自然不會很健康。為了享受幸福的生活,請純凈心靈,口出善言吧!
世間萬物都會發出聲音,這是它們自己的語言,只是我們人類聽不懂,或者根本無法聽見,那種聲音已超出了我們人類能聽到的波段。但水能感受得到,有些靈敏的動物也能感受得到,要不當有一些自然災害發生前,一些小動物們怎么就能感覺到呢?它們應該也是聽到了地殼內部傳來的人類聽不到的聲音頻率。
前段時間看到過一個報道,說國外有座橋莫名其妙的成波浪形涌動,平靜過后竟和以往一模一樣,橋上沒有發現一處裂縫。當初覺得很不可思議,現在看來可能那就是橋內部的量子或粒子在發生特殊的波動吧?
書上說具有同樣波動頻率的東西,只要一方發出聲音,另一方就能產生共鳴。而人類也一樣,相同頻率的人會相互吸引,不同類型的人卻相互排斥。如果有一個你討厭的人試圖接近你,其實說明你與他之間在某些方面是存在共鳴的。這一點倒是和心理學中的理論不謀而合,心理學中認為,如果你討厭某人的某個缺點,那說明你自己身上也隱含著這一個缺點,雖然內心一直抵制,但其實存在于潛意識中。
水是萬物生命之源,但人類對水已經沒有敬畏了,無休止的工業發展,科技發明,大部分的江海湖泊已被污染。
現代社會中的人類,以為自己很聰明,可以通過發達的科技來改變水,以為可以把受到污染的水通過凈化形成干凈的水,但是通過凈化的水,卻根本無法形成美麗的結晶,水分子已被破壞,嚴格說起來這已是沒多少生命力的水了。可想而知,我們喝著這樣的水,喝著產生丑陋結晶的水,人的心靈也越來越混濁,越來越浮躁,被破壞的水分子產生了一系列破壞性的想法,讓人的心靈扭曲,罪惡滋生。
人的消極情感與生俱來,按書上的說法各種情感代表各種不同的波動頻率,于是想要化解消極情感,只要發出與消極情感相對的頻率,相互抵消后消極情感就會消失。這就比如,心情低落時看看明亮的色彩,看看喜劇片,聽聽輕快的音樂,或者盡情地運動下,就能抵消情緒低落。
本書作者通過研究還發現,愛與感謝可以抵抗負面影響,從而具有免疫力,是治療一切的良藥。而且感謝的能量比愛的能量更多一倍,我們需要對人、事、物有更多的感謝。
書上舉的“消云游戲”這個例子,也許看起來像是一種唯心主義,但有時候不得不承認唯心比唯物更有力量,人的意志的能量,具有強烈的影響萬物的能力。
愛默生曾說過:“一個人就是他整天所想的那些。”如果他們想的都是快樂的念頭,他們就能快樂,如果他們想的都是悲傷的事情,他們就會悲傷,如果他們想到一些可怕的情況,他們就會害怕,如果他們想的是不好的念頭,他們恐怕就不會安心了,如果他們想的盡是失敗,他們就會失敗,如果他們沉浸在自憐里,大家都會有意躲開他們。
所以說一個人想的是什么,他就是什么,這是思想的力量,也是意志的力量。想成為快樂幸福的人,就要常常想到幸福快樂;想達到成功,多往成功的方向思考。
書上還說到了英國的謝多雷克博士研究的“形態形成場”,用“形態共鳴”來傳遞信息,一旦可以形成“形態形成場”,其傳播就可以跨越時間和空間的界限。這聽起來好像是武俠小說中描寫的隔空傳音的內功,很神奇。前段時間在微博上看到過在量子化的形態中實現物體隱形傳輸的事,好像有異曲同工之妙。
有些內容看起來還真有點像科幻,那是我們的科學研究還未到達的空間,有些看不見摸不著的神秘形態還無法解釋。
我想我們雖然不能改變平時所喝水的來源,但我們可以在喝水前對著水杯里的水說些善意的有愛的話,是不是能讓水形成美麗的結晶,從而美麗我們的心靈呢?!
不管怎樣,為了地球的潔凈,為了世界的和平,為了生活得幸福,為了身體的健康,為了澄凈的心靈,希望人人懷有一份愛與一顆感謝之心!
(2010年寫的一篇讀書感悟,近幾年已很少一次寫這么多字,發到簡書上作為嘗試寫作的開端,希望能堅持寫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