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星星,盼月亮,離開五個星期后,昨晚他終于回來了。
從去年十一我回家待產后,我們就開始了異地生活。我在棗莊老家,他在濟南工作。結婚近三年,幾乎沒有分開過,而且棗莊于也也算異鄉,沒有一個朋友,每天只在公婆身邊待著。這種情況很容易讓人心生沮喪,生完孩子后則是抑郁痛苦,感覺每天都在熬日子。孩子前兩個月很乖,夜里不需頻繁喂奶,心情還可以穩定。近一個月,由于孩子飯量加大,我奶水不足,她又能辨出母乳與奶粉,不愿喝奶粉,夜里幾乎每個小時都要喂奶,睡眠嚴重不足,心情常常低落到極點,很多時候有后悔自己選擇的感覺。而事實上,他和公婆對我都很好。但我還是常常有怨氣,覺得自己不被關心照顧,過后又常常苦自責,內疚自己不懂得感恩。
本來決定每兩個星期回家一次,但計劃常不如變化,很少能有兩個星期幾回來的,常常都是拖,這次更是隔了五個星期。每天都在倒計時,每天都給寶寶說“爸爸快回來了”。一旦真的到家了,卻又常常是一團亂,女兒因為很久沒見過他,剛開始都是哭的,回來的第一晚總要到半夜才能哄睡,而一會又要醒來喂奶。他因為一路奔波,夜里倒頭就睡,孩子哭了,也只是迷迷糊糊地說著“寶貝不哭……”就又起了鼾聲。剛開始,對他這樣的反應,我是憤怒的,覺得他不懂得疼惜我,不能體貼照顧我。苦帶著怨氣喂孩子,冷言冷語地和他說話,他苦我更苦。如今好多了,我知道就算他醒著,喂奶這事也是替不了的,只能讓他更疲憊,還不如讓他睡好,第二天幫我帶帶娃。只不過,這種理性還是常常被苦累打敗,對他時有冷嘲熱諷。昨晚,孩子三點醒來就不睡了,他說“你去睡,我帶孩子”。可他懶得起身,就躺著把女兒抱起玩,因為突然受涼,女兒不一會就打起了嗝。他不知如何是好,我只好喂水,不喝,就抱著不停地拍著走著。女兒還是一直打嗝,他卻抵不住困意睡著了,我又心疼孩子又氣他的幫倒忙,深夜里獨自咀嚼當媽的滋味,平添很多感慨。
我知道相比很多人,他真的是個好丈夫。聽母親說,我們兄妹三人小時候,爸爸常常打牌至半夜方歸,孩子的苦鬧是入不了耳的。外甥女托胯帶支架時需要抱著睡,妹夫也對妹妹說他看下半夜,妹妹看上半夜,可常常一夜過去了,他還睡得很香。男人和女人畢竟不同。
當媽后,我深刻地體會到這才是世界上最辛苦的職業,而且不能辭職。也終于理解為什么說“女子本弱,為母則強”。所以,有時候,抱著女兒,想到將來她也要面對這一切,常常會心疼。可是,如果不能逃避,如果她愿意選擇去為人妻母,我希望她不要成為一個帶著怨氣戾氣生活的人,我希望她痛并快樂著地去經歷,去體會其中的幸福與喜樂。而只有我活成了這樣的女人,女兒才更可能成為這樣的人。所以,加油吧,為自己,也為女兒。
? ? ? ? ? ?分享給每個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