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此刻的我,本應該是在“啃書”的,然而我卻實在無心去看,去思考,索性上來寫寫此刻心里的郁結。寫的凌亂,不要見怪,連我自己都是理不清到底要說些什么。
?上大學開始,每年回2次家,偶爾一年回一次家,工作后一年回一次。每年回家都會花一天時間整理整理。房間是已經被媽媽打掃好的,我只需要整理一下自己的衣服,再者花的時間最多的是往年收藏的東西,可能有信件、日記、相冊、書本…邊整理邊翻看。
?信件打開,看一行基本就知道內容了,如今電子信息社會,信件已經非常少了,而我一直覺得互通信件真的是非常讓人珍貴的一種情操。讀大學時,朋友們都信件基本是能收到的,偶爾一封石沉大海。出了社會,寄出五封,基本全軍覆沒!所以對于信件,雖有心,但困于現實,只能搖搖頭。不過,2016一位友人忽的提出2017互通書信,有些吃驚,又覺得難得。
?我自己的日記寫完沒有去重新讀的習慣。因為自己寫的日記多是內心情感的一些真實體驗,寫日記時,或者寫日記后完全不覺得自己的寫作能力有提高多少,寫的都是一些口水話,沒有什么可供閱讀。可是這一次忽的發現,當我無意識中去翻開一頁頁從前的日記的時候,里面的文字,非常輕易的把我拉回到當時的那些情緒中,去年看到高中時的日記,看完,決然的撕下那十幾頁燒掉!今年看到大學時某個階段自己寫下的文字,發現有時候一些經歷會讓你變成一個詩人,那時一定想不到多年以后自己看到也會吃驚“額,這是我當時寫的嗎?確定不是抄的歌詞?”哈哈。再往后看,嗯…好像,痛苦,以至于現在已經忘卻當時的自己,即使有這些文字,也把我拉不回那段情緒了。嗯,我再一次成長了。雖然成長一直在不斷的不斷的…即使我不希望,它也在我背后拼命的推擠著我,硬讓我長大!當然,好像讀書時的日記一段一段的,而工作后的日記從來沒有斷過,從2014年8月至今,每一天。所以那次看到微信里一個問題說,說說你堅持得最久的一件事。我當時自嘲,那只有寫日記了。長這么大,堅持最久的事,居然只有一件,看來得努力努力了。
?相冊我那天看了一下,生活相冊應該有4本啦!一本高中的,里面摻雜一點初中的(因為初中三年換了三所學校,所以聯系的同學很少),一本高中的,一本半大學的,再有一本半出社會的。我想相冊是最可以保留記憶的一種方式之一了。未來有朋友中愿意看的,到時候我可以跟他們分享,聊聊照片里面可以引出的故事。
? 在讀大學以前,我不喜歡看書,與其說不喜歡看書,不如說沒有意識去看書。慶幸,在大學可以遇到那樣一位朋友,他對我的影響,單從愛上看書這一點就是非常大的了,以至于每走過的城市,離開時,光書本的運輸費就得花一大筆。2016年下半年我買了一個kindle,堅持看了5本書,現在正在看《中國皇后傳》看了很久了,也很久沒有翻看了,第一是因為確實不喜歡看電子書,看了5本后,還是找書本看,然后《中國皇后傳》看了一半,手機突然一天推薦了一個軟件,看書后 兌換書幣,然后可以用書幣去買自己想要的書,雖然一些書沒有,但是可以滿足大部分需求,我就得挺不錯,讀了這么久的書,是該好好的選擇買好書了,之前看到有人說,一本書沒有讀過兩遍以上,就不叫閱讀,正好可以看看電子書再來確定自己要不要買書本,至少目前我已經覺得有兩本是我需要去買回家再讀幾次都書了。
? 不過說實在的,我看了很多書,好像并沒有提高我的文采,或許我并沒有找到有效的讀書方法。回顧大學時期自己買的書籍,已經都記不起來里面的內容了,所以決定選擇性的重新讀一遍,或許會有意外收獲。
? ?注冊簡書很久了,常進,但是寫得少。有一位朋友老是鼓勵我把自己的故事寫下來,她說她以后一定會去看,我卻總是不好意思的說我不知道如何寫。每次我提到一些無法發泄的情緒后,她會說,你找不到人傾訴,你就寫下來啊。于是今天我上來決定開始。只是不定期,有感覺就寫,想到什么就寫。像這一篇我寫的時候完全是另一種情緒,寫著寫著發現情緒已經改變了。
? 我有故事,等你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