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思考,得出了因為知識結構的不同,從一個知識結構豐富的生存環境,到一個知識結構單一的生存環境,人是無法形成更強存在感的。今天繼續思考“知識結構”。
我們的成長環境,其實會影響我們的知識結構,而知識結構又會決定我們的思維模式。我們上過大學的知識結構跟初中的知識結構是不同的,創業的知識結構和打工的是不同的,做運營的跟產品經理知識結構是不同的。沒錯,大到我們生命的生長環境,小到我們職業的成長環境,都會影響我們形成不同的知識結構,而知識結構又會影響我們思考學習,從而影響我們的決策,即思維模式的形成。
一個人在一件事情上固執,那么說明這件事情他的知識結構決定的思維模式認為這就是對的,就是最好的。
一個人善于傾聽,那么說明他的知識結構決定的思維模式認為,天外有天,還有很多方式方法是自己不了解的。
一念之差,差的卻不只是一念,而是思維模式的變化,又或是知識結構的變化,經常聽到有人說“沒文化,真可怕,如此而已。”
好的知識結構,能夠幫助自己少走很多彎路,首先是幫助自己弄清什么是對的事情或者方向?這個世界即使再努力,如果事情選擇不對,方法在牛也是無濟于事,所以一個真正知識結構高能的人,在于更清楚的明白什么是對的思維模式。
例如,有的人認為只要能賺錢就是對的。而有的人則知道成長也是對的,學習也是對的,運動也是對的,分享也是對的。。。。
好的知識結構+思維模式,能夠讓自己正確的做正確事。
很多人的心目中對于正確的事認識是單維度的:就是賺錢,凡是能賺錢的就是對的,其他的都是浪費時間,但等到身體出問題了,才知道健康也很重要,一旦康復又回到賺錢就是對的思維模式中。
而如果我們的知識結構多元,就很容易得出更多多維的正確,多看點書,多溝通學習交流,就會發現,生命中有很多除賺錢以外更多的正確事情,甚至會認為值錢比賺錢重要,連接比擁有重要,認知比財富重要。。。。
一生中,我們的知識結構決定了我們的幸福程度,如果你只認為有錢才是重要的,你的知識結構就是單緯的,那么大量的沒有錢的時間里,你是不幸福的。
如果你認為運動健康是重要的,學習認知重要,思考追問重要,連接表現重要…這樣你的知識結構就是多維的,這樣你就會:
你愿意為了讓自己健康去學習踐行運動方法,你就掌握了更多健康的知識
你愿意為了認知主動系統學習踐行并請教貴人,牛人,你就掌握更先進的思維模式
你愿意為了思考追問主動每天拿出時間寫作讓自己養成思考的習慣,你就養成了注意力集中的思考習慣…
沒錯,知識結構帶來的收益之一,就是讓自己可以多維選擇正確的事情。
你的知識結構越多維,從概率上來講,你做事情收益的就越多,你的幸福感就越強,自然就開心嘍。之前思考的主動創造美好的一天,就是這個道理。
知識結構豐富多元的第二個收益就是正確的做事情。
知識結構決定上層建筑,就是這個道理,當 對 正確的事情 選擇 能力強了,自然就會想辦法對自己認為正確的事情 投入注意力了,這也就是:
用正確的方法做正確的事。
同樣的事,你會主動去拓展自己的認知和知識結構,去了解有多少方式,每個方式又有多少方法解決,這樣就能夠快速更高效適合自己的方式方法解決,這樣就可以了對于擅長的發揮專業認知,對于不擅長的 主動求助或購買服務,而不是只有自己會的才是對的誤區。
沒錯,凡事對事情有幫助的方式方法,都會投入注意力去思考,分析,并踐行迭代,從而找到做正確的事情更好的方式方法資源。從而自己也就具備對正確的方式做事情的能力了。
同樣,如果你的認知還是單維度的,只知道賺錢,你的過往知識結構很可能形成了機會主義。
看到的全是機會,并且每個機會都只會用自己會的方法去嘗試,無論是不是最好的,都容易直接認為這就是對的。
如果這個機會用這個方法不賺錢,很少去思考是對機會的理解不夠深入還是方法不夠好,而是繼續尋找下一個機會,用同樣的方法,長此以往,你的知識結構就形成了這樣的機會主義,一種缺乏用正確的方式做正確的事的思維模式。
同樣,如果認知是多維的,在你的知識結構形成的認知中,沒有機會主義,只有自律和持續,知道世界很大,一定有更好的方法和方法,因此就會主動連接,求助,尋找滿足需求更好的方式方法。
昨天講的知識結構回不去故鄉就是這個道理,作為一個養成多維判斷能力的自己,很明顯回故鄉并不是更正確的事,不能因為滿足一維,而忽略了其他緯度價值的獲得。
好的空氣不只是只有通過回故鄉這一種方法獲得。知識結構寬一點就會很容易告訴自己,出門戴口罩,進門凈化器能夠解決90%問題。回故鄉并不是解決空氣最高效的方法。
同樣運動健康這件事情,不只是只有游泳,跑步,打球可以,還有俯臥撐,平板支撐,…單人的,多人的,需要場地的,隨時隨地的。
你看,僅僅健康,也并不是只有單維度的運動方法,還有作息的,飲食習慣等,也是多元的,并且每個都有不同的方式方法,只要自己對健康重視,就一定能夠讓自己健康起來,那些沒有時間,沒有場地都只是接口。
沒錯,知識結構給自己帶來最大的收益就是讓自己真正懂得并踐行:用正確的方式做正確的事。
而正確兩字的定義則取決于自己的知識寬度和知識深度帶來的判斷能力,即思維模式。
這甚至會讓自己重新定義財富的定義,何為財富:對自己有價值或自己稀缺的既財富。
在單維知識結構中金錢即財富
而多維知識結構,財富會從純物質向多元價值變化,甚至有的價值會超過物質,運動,連接表現,思維認知,影響力等新財富,自己對財富的定義在形成多元認知。
這直接會導致生活方式變化:
從原來每天想賺取金錢財富到現在賺取多元價值財富,當碰到連接的機會,運動的機會,分享認知的機會,會毫不猶豫的選擇踐行去賺取這些財富,甚至在多元價值獲取的過程中,會形成“與其更好,不如不同”的認知模式,金錢已經不是唯一,甚至不是最重要。
而要養成多元的知識結構,首先就是要選擇多元的生存環境,這個環境中存在自己需要的多元財富,這樣自己才有機會去獲取多元財富。
我在北京,感覺北京的多元知識結構是比較好的,有運動的氛圍環境,有分享認知的氛圍環境,有創業的氛圍環境,經常線下的各種跨界連接,會碰到各種貴人,牛人,有機會提升自己的見識,也因此讓自己知道自己可以在哪些方面需要進步。
但很多時候其實也會發現,你不主動創造,期待的生存環境是無法自己出現的,例如線下活動,你等著別人找你是不行的,你要學會主動創造,主動分享,主動準備。例如運動,不能等到病了才運動。。。。習慣很重要,學會主動創造自己成長所需的生存環境。
有了成長環境,然后就是自己的自律 和注意力成長打磨上了,既然知道什么是對的,就應該踐行,持續練習,連接反饋迭代,用正確的方式去做對的事情,真正收獲知識結構變化所帶來的思維模式更新,提升自己在 正確的方式 做 正確的事的 能力。
沒錯,我們的多元價值構成了我們的多彩世界,讓自己學會了:
用正確的方式 做 正確的事 構成的思維模式,元認知能力開啟。
今日思考,不求絕對,但求養成思考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