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前,我接到表妹小文的電話,叫我周末幫她搬家,說她找到跟人合租的房子了。我詫異。
到了周末,我按照約定早上就到她家了,一個小區(qū)里的大單間,她在這里住了整整一年。其實讓我詫異的不是她搬家本身,而是她要跟別人合租,和別人生活在一個套間里。隨后想了想,就不覺得詫異了,這一天早晚都要來。
我問她怎么會突然間做這樣的決定,因為她說過她并不喜歡和別人一起生活。
她無力地笑笑,嘆了口氣,看著我說:“你看我這一年多都胖了多少了。”我看著她臃腫的體型,想起一年前她剛從大學(xué)畢業(yè)的樣子,她還穿著那時我送給她的藍色格子襯衫裙,但畫面已然從校園小清新變成了鄉(xiāng)村土肥圓。這一年,她胖了20斤。她接著自言自語似地說:“也許我并不適合孤獨,我的孤獨沒有意義。“
大學(xué)的時候,小文是學(xué)校文學(xué)社的社員,她喜歡寫作,在校刊上發(fā)表的文章經(jīng)常能登上頭版,因此在學(xué)校還小有名氣。臨近畢業(yè)的時候,她興奮地跟我說:“姐,我終于要畢業(yè)了,我要一個人出去租房子,安安靜靜地,不讓別人打擾我寫作。”
在那之前,小文不止一次地和我吐槽過住集體宿舍的煩惱,跟別人住一起就必須得考慮別人的生活習(xí)慣,有一個人在睡覺你上個廁所都得躡手躡腳,敲個鍵盤都得鄭重緩慢。你睡個午覺正香甜呢,隔壁床一動你就得醒。有時候好不容易縷清了寫作思路,你才寫了幾百字呢,她們在你后面一喊一叫就驚嚇得寫不下去了。而且要找合得來的室友太難了,很多人都是被迫和看不慣的人住在一個屋檐下。
就這樣,搬離學(xué)校的前幾天,小文就在一個小區(qū)里找到了她后來住了一年的那個大單間。收拾好搬進去后,她看著整潔的新家想:這可是我一個人的小窩啊,我獨立了,沒有人干預(yù)我什么時間該做什么了,我想怎么折騰就怎么折騰。心情好的時候把音響開到最大聲,心情不好了就宅著聽輕音樂,反正不用擔心情緒污染。最重要的是,她向往的那種又酷又優(yōu)雅的獨居生活得以實現(xiàn)了:白天穿上高跟鞋去上班,晚上跑步,看書或?qū)懽鳌V苣┻€是一個人靜靜地看書寫作,偶爾約上三五好友去娛樂放松。美好生活模式開啟!她相信這將是她快速升值的開始,她幾乎想到了自己出書功成名就的那天。
意外的是,三個月后我去看她,一開門就看見半躺在沙發(fā)上,抱著一包薯片在看綜藝的她,面前的茶幾上還有一些拆封的餅干和果凍。那天她跟我說了比平時多幾倍的話,文靜的她突然間像個話嘮,說的卻都是些工作壓力和最近上熱搜的明星,電視劇之類的話題。我問她最近投了幾篇稿子了,她沉默了一會兒才不耐煩地說一篇都沒有。“寫了幾篇,投了都沒有回復(fù),后來就寫不下去,不知道寫什么。”
我問她要不要搬來和我一起住,我覺得其實她并不是真的喜歡孤獨的人,她心情好的時候天真爛漫,表達欲望強,和別人愉快的交流帶給她的喜悅和完成一篇文章是一樣的。她初心不改,只說了一句:沒有人喜歡孤獨,只是不愿失望而已。
“沒有人喜歡孤獨,只是不愿失望罷了。”村上春樹在《挪威的森林》里寫下的這句話,似乎是很多選擇獨處的年輕人的座右銘。一句話就可以堵住別人的嘴,還可以帶點無奈又帶點優(yōu)越感地告訴他我不是異類,我和你一樣,但我又和你不一樣。
又幾個月后,小文不話嘮了,卻慢慢地變得比原本的她更加沉默安靜,偶爾不經(jīng)意間還看見她眼神呆滯地在發(fā)呆,難尋她以往的專注和神采,體型也在一點點加粗。
直到獨居一年后她決定結(jié)束眼前的這種生活方式。這一年,她沒有投稿成功過一篇文章,除了學(xué)會炒幾個簡單的素菜,看完5本書,和身上多出來的20斤脂肪,她一無所獲。
周國平在《孤獨的價值》里說,交往和獨處原是人在世上生活的兩種方式,對于每個人來說,這兩種方式都是必不可少的,只是比例很不相同罷了。由于性格的差異,有的人更愛交往,有的人更喜獨處。
與人交往和獨處這兩種能力,我們都應(yīng)該具備。對于一個普通人來說,在一天的時間里,除了睡覺之外,應(yīng)該要有百分之八十的時間和別人待在一起,哪怕這個別人只有一個人,哪怕你們之間只有寥寥的幾句話。自我思考的時間有那百分之二十已經(jīng)足夠了,當然,如果你要創(chuàng)作,這個時間可以長一點,但你一般不會每天都創(chuàng)作。孤獨久了,人會失去正常的社交能力,甚至連與人進行普通的日常交流都困難,然后人會變得抑郁,自卑,脆弱,痛苦不堪。
縱觀人類的精神創(chuàng)造史,孤獨最重要的價值在于孕育、喚醒和激發(fā)了精神的創(chuàng)造力。在古時候,很多哲學(xué)家、作家、詩人最偉大的思想成就和作品都誕生在生命主動或被迫的孤獨里。
可是在現(xiàn)如今物欲橫流,燈火輝煌的社會背景,你若想在孤獨中做出點什么令人驕傲的東西,首先要有一顆沉得下來的心,必須要有高度的自律和毅力去抵制住隨心所欲的自由誘惑。當你在逛超市,沒有人提醒你吃垃圾食品會迅速讓你發(fā)胖,你能否做到少買一點;沒有人會看見你惡心的吃相,你能否做到保持優(yōu)雅;沒有人看見你的房間,你能否做到一周收拾整理一次;沒有人嫌棄你那么胖還要吃夜宵,你能否做到在睡不著的深夜不下樓買燒烤;你又能否在沒有人監(jiān)督的情況下默默完成制定的學(xué)習(xí)計劃?健身計劃?
如果你沒有辦法在獨處中學(xué)會獨立深思,利用一個人所擁有的自由時間實現(xiàn)自我升值,沒有辦法享受孤獨,反而發(fā)現(xiàn)自己越來越不愛與人交流或害怕與人交流,情緒越來越不穩(wěn)定,能力倒退,想做的事都做不成,那你的孤獨真的沒什么意義,你只是在自以為是的牢籠里自我消耗而已。
一個人若是沒什么意思,就到人群里去吧,也許在與人周旋中你發(fā)現(xiàn)自己原來可以如此周到細致,八面玲瓏;也許你能從別人的故事里對生活,情感的認知有新的收獲,激發(fā)出更多的靈感,積累到更多的創(chuàng)作素材。記得在一個演講中聽到過一句話:每一個人身上,都有你不知道的東西。
如果孤獨沒有意義,那就盡早結(jié)束它吧,人世應(yīng)該沒有你想的那樣差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