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初,夏天的酷熱還沒褪去,我們一行人驅車來到了長白山。
記憶中的長白山總是和天池聯系在一起。天池究竟是個什么樣子?天池美在哪里?我的心中始終劃著一個大大的問號。記憶中還有很多野生動植物也都是長白山的特產。長白山、天池,在我心里充滿神秘的美麗。等待上山的過程是欣喜而又漫長的,可能越是急切的心情卻越是讓人飽受折磨。站在那長長的通道口,一開始大家還有說有笑,排著排著就變成了焦急的等待。可能是要考驗耐心,考驗大家對長白山的期待。
終于排到了,我們沖向客車,選好自己的座位。就聽見了導游那清脆的聲音:“長白山是中朝兩國的界山,有‘關東第一山’之稱。因其主峰白頭山多白色浮石與積雪而得名。歷史上的長白山一直是關東人民生息勞作的場所,也是滿族的發祥地,所以在清代有‘圣地’之譽。現在長白山以旅游勝地、滿族發祥地、朝鮮族圣山而聞名于世。”一邊聽,一邊看,窗外的景色美不勝收。原始森林的神秘、原始森林的濃茂、原始森林的一切一切,都讓人陶醉。
不知為何登山的過程被取消。上一次去黃山時沒有登山的過程,已經讓我很是遺憾。聽了導游的介紹,才知道,長白山的很多地方是原始的,尚未開發的。所以出于保護的目的和安全著想,也就只能是坐在車上觀景了。
到了,到了!這里是哪里?哦,是三江源頭,這里的景色太美了。放眼望去,筆直的長白瀑布從天而降,像一條白練子,撲向谷底。大家看的美不自勝,拍照的,吶喊的……近距離和大自然親近的,每個人都選擇自己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感。
下一站,天池,坐小客車。司機開車技術真好,在崎嶇的盤山道上,司機忽而向左,忽而向右,時而兩輛車交會的時候,有一種貼面的感覺,真是刺激。經歷了劇烈的顛簸和心驚肉跳之后,終于到了山頂。
剛剛登上頂峰,一股寒意突然而至,每個人都不禁打著寒顫。租個棉衣吧,多少錢?五十一件,押金一百元。真貴呀,可也是真冷呀。同伴說我必須得租一件,我的關節有病不行的。你一件她一件,轉眼已經租了三件。本來還想和寒冷做斗爭的我,看看旁邊,僅剩下的我們倆個,嘴不由得張開說,我們也來一件。兩個人穿一件棉衣,感覺是擠了一些,但是溫暖依舊。看著周圍的人,我感受到了春夏秋冬同時存在了,有的人穿著背心短褲呢,有的人穿著春秋裝,還有的人穿上棉衣,全副武裝。
山頂的風很大,周邊都是火山灰形成的山,沒有任何植被,我和大家一起往前擠,我們往下望去。只見霧蒙蒙的一片,深不可測。但也不知道自己究竟要看些什么,如何看,大家都是一副遺憾的樣子。剛才還看到了,這一會,天有些陰,今天恐怕是看不到了。
遺憾什么?看不到什么?雖然導游講了很多,但我還是不十分清楚。忽然,聽到一個人大喊,快來看呀,真的看到了!我也順勢擠到前面,看到了微風拂過,順著高高的山峰頂往下看,下面近百米的深處,一彎清澈的閃亮的水面露了出來。這一刻,我才相信長白山天池若隱若現的奇觀。大家開始一起歡呼,一起喊“天池,我看到你了,我來了!”真是這種感覺,“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如果不是置身其中,你一輩子也不會體會到其中的美麗。看到了微風吹開的小小的水面,大家覺得還是不過癮,還在繼續挪動著,還在繼續看著。一陣強風吹過,大家放眼望去,整個的天池都顯露無疑,就像那蓮葉露出了水面。一會功夫就又帶上了一層朦朧的面紗
棉衣穿還在身上。剛才的同伴早已經先下山去了。我一個人穿著棉衣,看著天池,真是很愜意。雖然風很大,雖然每個人都有些僵色,但仍然抵擋不住觀賞的雅興。后面的同伴們也來到了山頂,看著他們哆哆索索的樣子,我想起了自己剛上來的時候的那種情景。“我不冷,把棉衣給你們吧。”“你也很冷,穿著吧”。我們就這樣互相推讓著,我毅然脫下棉衣,幫她們穿在身上。然后說,我都看完了,該下去了。真是很冷,我忍不住加快了腳步。我一邊唱著歌,一邊鼓舞著自己,用最快的速度,來到候車通道。雖然這段路很短,但是我卻覺得像過了一個世紀,因為真的是很冷。我摸著凍僵的臉和身體,蹦著跳著。但一想到同伴因為我的那件棉衣而溫暖的樣子,臉上就不禁浮起一陣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