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參加畢業30年同學聚會,PPT中展示了兩張老照片,是當時在教室里隨拍的黑白相片:課間幾個同學坐在堆滿了書本的課桌前,對著鏡頭露出了樸實的笑容,眼神是清澈的。大家紛紛感慨時光的流逝和當年的純真,話匣子由此打開,回憶起上學期間的點點滴滴……我則有了另一個感慨,這珍貴的照片帶給大家無限的感慨和回憶,但是當年拍照片的同學,大家也許已記不起來了。而事實上,很多帶給別人記憶甚至震撼的老照片,他的拍攝者都被人忘記或忽視了……
但是,這更堅定了我想給大家的建議:做個有心人,多為家人、身邊人拍一些生活中的照片吧。因為你隨手一點手機屏幕,今后(特別是很久以后)帶給他們的將是無限的感慨或拾起本來再也無法想起的回憶,甚至是無比珍貴的歷史資料。
一、替人拍了照片要及時給別人。特別是在多年前有種現象,同事朋友外出游玩時,為他們拍了一些照片,過后卻沒有給對方,對方忘記了或者也不好意思要,白白浪費了被拍者的表情,我覺得這也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現在智能手機普及了,拍了照片應該及時發給對方,而且要用“原圖”模式,這樣對方可以收到清晰的圖像。
二、用心去拍,抓拍要有場景感。如果確實想為被拍攝者留下生活中的美好瞬間,就會有意識去留意,去抓取,你的作品就會帶給對方驚喜。記得幾年前妹妹沖洗了一張照片給我,讓我感動不已。那是自己和兒子在公園放風箏的情景,我專心地拉著風箏線,兒子要搶著自己放,我因為他太小不讓他拽到風箏線,他就跳起來夠著,我避開著,相片就是定格在兒子跳起在空中,吵鬧著,我笑著避開,期間神態活靈活現。這樣的照片送給被拍者,他一定是開心無比。
三、有機會及時拍一些合影,尤其是在人員較齊全的時候。記得爺爺96歲的那年春節,我們去給住在叔叔家的爺爺奶奶拜年,雖然爺爺身體不太好,但是整個大家庭聚在一起當然是其樂融融,離開時在車上我突然想起應該全體合個影,但是車子已經開出一公里,我提出了想法,但是爸爸說回頭也麻煩,就下次吧。不想爺爺在當年十月去世了,成為了終身的遺憾。所以家庭或者老朋友有機會時一定要留個合影,這可以留下終身的回憶,而且,可能過了這次,可能下次再也沒有聚在一起的機會了,甚至此刻的人到時已不全了、不在了,這么說也許很殘忍,但卻是現實。
總之,用心為周圍的人拍幾張照片吧,也許有些照片帶給對方的將是驚喜和回憶,若干年后成為非常珍貴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