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家里帶寶寶,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懶了,總之把很多事都放下了。沒有再記手帳,看完《飄》后也沒有再繼續閱讀,沒有再做摘抄,連家務也懶散得不想做。
然后無意間在電視上看到某臺正在播放《我的前半生》,想起前段時間這劇火的一塌糊涂,于是就到網上搜著看了起來。
雖然對劇集內容早有所耳聞,但真正看了之后,感覺還是更深刻些的。不僅是因為它所顯現的現實,更是因為“我的前半生”和劇里面的基本重合。
在我匆匆走過的二十多年里,我和羅子君前面二十多年的人生基本一樣。小時候的我,父親當兵在外,母親一個人帶著我,家里也是從一窮二白慢慢的越來越好。后來,我多了個妹妹,年齡相差很大,不過我們感情倒不錯。
羅子君從小也是隨著母親長大,身邊有個妹妹陪伴,日子從艱難走到平穩。
我順順利利的從一所普通的大學畢業,畢業后工作了一年,便辭職,嫁人,生孩子。到現在為止,我賦閑在家帶孩子,老公在外面努力工作養家。生活雖說不上優越,但老公也算是有一份比較有前途的工作,可以保證我們一家現在的生活無憂,而且我們都知道未來的日子會越來越好。
羅子君從大學畢業,工作半年,便也辭職,嫁人,生孩子。而他的老公也是努力工作,為著一家更好的生活而奮斗。
到這里為止,我和羅子君幾乎是在以同樣的節奏生活。可是,即便我已經看到了羅子君的婚姻被小三介入,痛苦收場。但說實話,我一點都沒覺得擔憂,因為我知道我和她的結局不一樣。
我和羅子君不同,我老公以前沒有說過養我,現在也只是因為孩子沒人帶,而暫時讓我在家里照顧著。我以前沒有想過讓老公養著,現在也只是為了照顧寶寶暫時回歸家庭。那么將來呢?
是的,重要的是將來!前段時間父親讓我去面試一個工作,說是比較清閑的一個工作,對照顧寶寶影響不是很大。我去面試了,這兩天正在等通知。我知道,對于我這兩年的生活,父親一直很擔心我工作的問題。
他曾不止一次的對我說過,一個女孩子,還是要有養活自己的能力才行。你能有自己的工作,你婆家對你的看法都不一樣,你自己說話也更有底氣。我有提出過,等孩子上幼兒園,我就去工作。但父親還是很不安的說道“到時候你都被消磨的毫無斗志了,很可能跟這個社會已經脫節了,還怎么去工作啊”?
我承認,父親的話很有道理。但我也知道,我跟羅子君不一樣。我不是個能安心在家吃喝玩樂的人。從我上大學后,我就常常會焦慮,尤其是比較清閑,沒事做的時候。前段時間,我還跟老公說,我挺想工作的,因為我喜歡自己工作后掙到錢的那種快感!
我不像羅子君需要別人賦予她生活的意義,也不會像凌玲通過取悅別人獲取更好的生活條件,更不像唐晶那樣標榜著女孩子一定要獨立自強,什么都靠自己。是的,劇里這幾個女孩子的定位我都不太喜歡。
我想要的,是作為一個人對于生活乃至生命的追求。無論男人,女人都應對自己的生活負責,也就是說,人的一生總要有點目標,有點追求。
如果你想做一個家庭主婦,那就去做好賢妻良母該做的事情,畢竟這個世界上有那么多家庭主婦都有好的婚姻,幸福的生活。如果你想要有更好的物質生活,你也可以和老公一起奮斗,共同成長,不一定非得是女強人。如果你一心都在事業上,對婚姻沒有興趣,那就放手一搏,不管不顧。
我們認定了自己的目標,就努力去做,不用管別人的眼光。但不要貪,不要守著家,又羨慕外面的女強人。當了女英雄,又羨慕別人主婦的悠哉。一面工作,一面照顧家里又覺得平淡繁瑣。
所以,我的觀點是,女人不一定都要能掙錢養家,重點在于你想做什么?你能不能好好的去做?作為一個人,到底哪種生活對你有意義?
現如今,這個社會對女人確實有點苛刻。工作太強被人說是男人婆,守在家里不工作被人說是黃臉婆。又工作又顧家,好像沒人罵了吧?可又會有人說,太優秀了讓男人有壓力。似乎不管你怎么做,都會被人說的。
就像羅子君,前面不工作時,婚姻遇到滑鐵盧。后來自己出來工作,只是在鞋店賣鞋,也會讓他的追求者老金有諸多壓力。所以說,不要管別人的眼光,做自己就好。畢竟這個世界上,不是只有羅子君這樣的家庭主婦的婚姻會被小三插足,優秀的女人的婚姻同樣會破裂。最主要的是,你要過好自己的生活。
劇中有兩個地方讓我印象深刻,一個是羅子君和陳俊生談離婚時,陳俊生問羅子君“你生活的意義是什么?”,羅子君說:“我生活的意義不是你賦予的么?”
看到這個,我就明白,羅子君的過錯,不在于她選擇當一個家庭主婦,而是在于她不是為了自己去當家庭主婦。
還有一個地方,是羅子君哭喊著對賀涵說:“家庭主婦怎么了,我當別人老婆,帶孩子的勞累不比你們這些職場精英少!”這話其實沒毛病,但羅子君沒明白,這是她所選擇的一個人生職務里的一項任務。對于她這個人生職務,她還有很多任務沒做全,做好。
我明白的這些道理,羅子君不明白,所以我前半生的二分之一也許都和羅子君一樣,但其他二分之一,我能肯定會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