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冬時烤雪,遲夏寫長信,早春不過一棵樹

文/不不不不不不熱

一直以來,我都很喜歡那些不是很成熟的東西,沒有加工,不經打磨,帶著生澀,粗糙與原生態。

有種“千呼萬喚始出來”的小家碧玉之感,小巧玲瓏,扭扭捏捏,一點也不瀟灑,不酷,但就是讓人流連忘返,一眼萬年。

比如某個作家的處女作,比如一個素顏的臉龐,比如一塊松軟的土豆。

我喜歡事物最初的模樣,雖是奇形怪狀,但卻獨一無二。像是松軟的土地,雜亂的野花,草香的茶葉,與簡單的愛。

像沒被污染的河流,沒有字跡的紙張,沒有人潮的山谷。

我不喜歡那些大費周章的刻意渲染,生硬把事物刻畫出原本沒有的樣子,把人裝飾成完全陌生的面孔,把天然的執意改造成人造的。

我喜歡那些原始的,慢節奏的生活。一點一點走上前去,走過土路,淌過小河,越過山丘,走到姑娘身邊。

因為慢,所以難以抵達;因為難以抵達,所以心懷期盼;因為心懷期盼,所以單純美好。

沒有什么刻意模仿,沒有什么千篇一律,沒有什么標準答案,就是執拗地做自己,哪怕無厘頭。

我不喜歡那些被打磨的光滑無暇的東西,像是被人嚼過了的食物,沒有味道;像是被人踩過的雪地,又偷偷埋上了新的雪花;像是瓶中的塑料花,鮮艷動人,永不凋零。

一旦有了世俗、刻意、迎合、諂媚,事物就不再那么純粹,那么簡單,那么“不完美”。

我喜歡不完美,喜歡未成品,喜歡途中,喜歡進行時。這一切都表明,我們還在路上,結果亦可以更好。

一顆枯木,一株衰草,一片殘葉,它們都在走向衰竭的路上,一點一點被風干,卻還沒有達到最終的破碎毀滅。

允許不完美,才有創造美的可能,匠心獨運只可能在自由的發揮中實現。

事物的最初模樣,便是原生態,沒有限制,沒有強加的條條框框。像是女子額前的發髻,隨意而散亂,卻不自覺多看幾眼。

所以我喜歡植物系的女子,在歲月的夾縫里,在時光里的推搡中,在潮流的沖刷中,依舊能溫柔地堅持自己,執著地做著簡單的,無意義的事。

像是一樹寂寞的花開,生于絕壁,即使沒有觀眾,也要兀自地開和謝。而那些時光,原本就和別人無關,那是自己的必經之路。

我堅信,這樣的女子是好看的,即使她們在人海中很容易被淹沒,但她們的靈魂是自由的。

臉上時常掛著微笑,淡淡的,輕輕的,緩緩的,不急不躁,不爭不怒,即使不施粉黛,亦能活色生香。

她們不像動物系女子一樣,爭名逐利,匆忙奔走,做著消耗生命的事,到處都是功利心。

植物系的女子簡單純粹,不經打磨,不飾雕琢。很多瑕疵,很多粗淺,很多不完美,卻有很獨特的情懷,足夠殺死庸碌。

做一頓粗糧早餐,擺在棕色的木質餐桌上,配上幾枝剛采的山茶花,一切都不是精心勾勒,沒有仔細的打磨。

插一束花,穿一身長裙,讀幾卷詩書。暮冬時烤雪,遲夏寫長信,早春不過一棵樹。



無戒365極限挑戰日更營? 第二十天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