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前段時間看了蘇珊·福沃德的《原生家庭》《從小懂事乖巧的孩子,為何深陷原生家庭之苦?》覺得挺不錯的,所以又看了她寫的《情感勒索》。
1
“別離開我,要不然我會活不下去”。
“你要是敢跟那小子在一起,就永遠也別踏進家門”。
“你再不按照我說的做,我們就斷絕父子關系”。
當你聽到這些句子,是不是覺得很熟悉。這樣的對話時常在我們的生活中出現,讓我們覺得不舒服,卻又不得不屈服,事后想想又很生氣,仿佛自己的人生被別人操控了。
這些司空見慣的語言,其實是一種“情感勒索”。
你一定會問什么是“情感勒索”?當我們想到“勒索”時,腦海中會浮現那些扣押人質來勒索錢財的壞人。可是,說出這些話的人,是我們生命中最親近的人,是跟我們生活了幾十年的人。難道他們也會“勒索”我們?
有句話叫做“最愛的人傷我最深”。有些時候,我們最關心、最深愛、交往最頻繁的人,對我們的殺傷力最大,他們可以輕而易舉地對我們進行“情感勒索”。因為他們最了解我們,很清楚如何利用我們的心理和情感上的弱點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情感勒索”這個概念是由美國心理學家蘇珊·福沃德最新提出的。
蘇珊是《情感勒索》的作者,也是《原生家庭:如何修補自己的性格缺陷》、《依戀:為什么我們愛得如此卑微》、《執迷:學會正常地愛與被愛》等書的作者。
她是一位國際知名的心理治療師、演說家和作家,她經常出現在媒體訪談節目中,曾在美國廣播公司主持談話節目長達6年,并在美國加州成立了私人性虐待診療中心。她的作品已被翻譯成15種文字,在全球發行。
2
什么是情感勒索呢?
蘇珊說:“情感勒索是控制行動中一種最有力的形式。我們身邊的親朋友好會用一些直接或間接的手段勒索我們,我們如果不按照他們的要求去做,就有苦頭吃。”
所有的勒索的中心都是最基本的威脅、恐嚇,比如:“如果你不照我的方式去做,你肯定會不好過。”
你是否曾經被情感勒索?你可以看下自己是否曾經面臨以下的一些困境。
?如果你不照著做,他們便威脅要你的日子難過。
?如果你不順從,他們便威脅要你的日子難過。
?不論你付出多少,他們總是要求更多。
?他們通常都假設你一定會讓步。
?當你不讓步時,他們就會說你是自私。邪惡、貪婪、忘恩負義的人。
作者說,以上任何一項的答案是肯定的,說明你已經受到情感勒索的折磨了。
仔細想想,我們看的電視劇中,經常出現“情感勒索”的場景。
父母會對孩子進行情感勒索:“這門親事你要是不答應,我就沒你這個兒子。”或者是“你要是敢跟那個小子交往,就永遠別跨進這個家門。”或者是:“畢業后回老家工作,你要不回來,我和你爸該怎么活下去?”
女朋友/妻子會對男朋友/老公進行情感勒索:“你再這樣,我就跟你斷絕關系/分手!”或者“你要是愛我,就應該……”等等。
3
情感勒索者,看似千差萬別,作者蘇珊說,情感勒索者一般分為四種類型,分別是:施暴者、自虐者、悲情者和引誘者。
第一種:施暴者。
通常他們會直截了當地威脅:“如果你回去工作,我們就一刀兩斷。”“如果你要跟我離婚,你就再也別想見孩子。”“如果你不能加班,就別想升職。”這些話的殺傷力都很大,而且通常都能奏效,如果反抗,我們很清楚自己的下場會是什么。
第二種:自虐者。
自虐者會警告我們,如果不照著要求去做,他們會非常沮喪,甚至無法活下去。他們會做出一些舉動,把生活搞得一塌糊涂,甚至傷害自己。“別跟我吵了,我要得抑郁癥了。”“如果你不照做,我就不吃飯,不睡覺,不喝水,不吃藥,我要毀掉自己。”“你敢離開我,我就自殺”。這些都是自虐者可能使用的威脅方式。
第三種:悲情者。
有些悲情者會表現出自己的苦處,要求對方完全順從自己的心意。他們雖然不會威脅傷害任何人,但他們會暗示我們如果不照做,他們將受苦,錯就全在你。悲情者通常會有高超的演技,他們不說自己為什么受苦,而是會表現出沮喪、沉默,甚至眼中含著淚水的樣子,讓對方讓步,滿足自己的要求。
第四種:引誘者。
蘇珊說,引誘者是四種情感勒索者中最不容易被發覺的。引誘者通常會先對我們發出正面的信息,并承諾一些關于愛、錢財或事業升遷的要求,然后再告訴我們,如果我們不順從他們的要求,就什么也拿不到。到最后,我們才發現,他們不過是在勒索我們。他們會說:“我會幫助你,只要你……”“我會清楚你事業上的障礙,只要你……”。
認清四種勒索的類型,我們就可以對號入座。有些時候,我們不僅要識別出他人對自己的勒索,還要意識到自己也會對他人進行情感勒索。
不要以為“情感勒索”離自己很遠,或者覺得自己絕對不會是一個“情感勒索”者。仔細回想,也許我們或多或少都不自覺扮演過“情感勒索”的角色。有時候我們被他人進行情感勒索,有時候,我們自己也是情感勒索者,讓我們身邊最親密的人承受著情感勒索的痛苦。
我現在回憶起大學時的戀愛,那時候年輕不懂事,不知道如何正確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就不自覺地用“情感勒索”的方式要挾對方,要對方服軟,或者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一些事情。如果不這么做,就要鬧“分手”。其實,那個時候的自己,不自覺地扮演了“情感勒索”的角色。
對照情感勒索的四種類型,那時候,我應該是扮演了“施暴者”和“悲情者”的角色來進行情感勒索。
4
我們為什么會被情感勒索?
一個巴掌拍不響,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被情感勒索,也有我們自身的原因。尤其是一些人,喜歡扮演受害者角色,就更容易被情感勒索。就像有句話說的:“別人怎么對你,都是你教的。”當對方發現情感勒索的方式很奏效,就會一而再再而三地使用,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我們內心的恐懼感、責任感、罪惡感是導致我們被勒索的原因。而情感勒索者正是利用這三種情緒,讓受害者順從自己的意志。
第一,恐懼感。
情感勒索者利用對我們的恐懼的了解,來達到自己的目的。他們知道我們害怕什么,會對什么精神緊張,曾經哪些經歷會引起我們的恐懼情緒。比如說,被拋棄的恐懼,被排擠的恐懼,對憤怒的恐懼等等。
第二,責任感。
成年人是應該承擔自己的責任。但情感勒索者會不斷強調自己付出了什么,應該如何回報,并用一些社會傳統來強調。比如:“孝順的女兒就應該多陪陪母親。”“我為這個家做牛做馬,付出這么多,你就不能聽我的話嗎?”“我是你上司,我說的都是對的。”等等。
有些人特別有責任感,總是把別人的利益放在首位,而忽視了自己的需求。這樣的人,更容易被情感勒索。
第三,罪惡感。
只要我們是有良知的人,罪惡感的規范變無處不在。很多時候,雖然不是自己的錯,但也會把錯歸咎到自己身上,產生罪惡感。情感勒索者很容易利用我們的罪惡感來達到自己的目的。比如,“我現在心情很糟糕,你都不陪我。”(潛臺詞:我心情不好都是你的錯。你不陪我,就是對我不好。)“我身體不好,不要惹我生氣。”(潛臺詞:只要讓我生氣了,就是你的錯。)當然這些還只是很簡單的案例。
這三種情緒有時候是單獨產生的,有時候是三種情緒交織在一起的。
正是因為我們內心的恐懼感、責任感、罪惡感,讓我們很容易被情感勒索。尤其是,很多情感勒索者是我們生活中最親密的人,也是最了解我們的人,因此很容易知道我們的軟肋。
蘇珊的《情感勒索》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詳細介紹了情感勒索的來龍去脈,第二部分,介紹了走出情感勒索的方法。因為篇幅關系,第二部分的內容會另外寫一篇文章來說明。
走出情感勒索的第一步,是要認識到自己正在被情感勒索,才能采用一些方法來應對。情感勒索并不是那么顯而易見的。很多時候,我們自己都沒有意識到被情感勒索了,因此了解情感勒索的來龍去脈是非常重要的。
情感勒索,對親密關系,親子關系,親密的朋友關系,都有非常大的影響,會造成不健康的關系。我們識別情感勒索,用正確的方式應對,不是為了討伐我們最親密的人,而是用一種更加健康、平等、互相尊重的方式來維系彼此之間的關系。
- THE END -
第17期【21天愛上寫作訓練營】正在報名中《第17期【21天愛上寫作訓練營】開始報名啦,趕緊上車哦~》,想要從零開始寫作的小伙伴不要錯過哦。10月份因為個人原因要停開一期,所以趕緊上車,趕上9月份的這一期哦!
弘丹,《從零開始學寫作》、《時間的格局》作者,領英專欄作者,終身寫作者,【21天愛上寫作訓練營】創始人,青橙學院創始人,帶領2000+人從零開始寫作。
弘丹的新書《從零開始學寫作》當當熱賣中,如果喜歡弘丹的文章,歡迎點擊鏈接購買新書,點擊鏈接購買《時間的格局:讓每一分鐘為未來增值》。可以多買幾本送朋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