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的日子》觀后的胡思亂想…
存在便意味著,欲望。
這是一個強調理性的時代。理性,被當做了工具,卻又無法克制欲望。只要我們還存與肉身。便無法,擺脫欲望。內心的寧靜,僅存于短暫的那一刻。試圖通過各種方式,抓住靈魂。卻在這個過程中,將一切粉碎。存在目的,便無法純粹。
女人似是,永遠關乎等待。
至于等待什么,也許連她自己都無法清楚。也正因著這縹緲與朦朧。女人的等待,才顯得美麗,哀婉。才讓人痛徹心扉。才讓人刻骨銘心。無論愛與不愛,男人似總能找到借口,適時抽身。他的一切行為,因寫在了“男人”的名下。一切都有了理由。極為正當的理由。責任,堅硬,壓力,社會。只因他是一個男人。這依舊是個男人的世界。
邂逅。
一個浪漫的字眼。卻極少會在現實中發生。即使發生,也可能只是擦身而過在某個低頭的瞬間。更多的人,錯過了,便無緣再見。又有多少人,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即便經得起,迫于對現實無盡的妥協,也只能將其隱隱藏于內心。愛情,便僅僅成為自己內心一場華麗的自慰。
憂慮。
每個人都只是在活著。無關任何,都在克制,并試圖暫時解脫。通過某個人,某件事,暫時遺忘心中的憂慮。至于憂慮什么,或許只有自己知道。這是個無法溝通的時代。人與人之間總存在著,無法逾越的隔閡。不是不愿提及。只是,提及的過程,會發現,自己已經一無所有。而,憂慮一旦消散,又會突然發現。這并非自己所要。人,似是靠著這僅存的,自己幻想的,憂慮,而活著。
記憶讓我們痛苦。
我們哀嘆自己的現在。卻很少有人,愿意酌那杯醉生夢死。我們總是靠著記憶在活。并在為著記憶,打點自己的現在。將自己無數的現在,通過與人的不斷重復中,強化在記憶里。也有些人是不愿提及的。卻在自己的腦海中不斷上演。試想,經歷了便不去回味,不再提起。是否,便可忘記。
人活著,終歸只是一個人的事情。
人,永遠無法從另一個人身上完全滿足自己。因此,出現了妥協,出現了湊合。但人活著是有欲望的,這便造就了痛苦。沒有誰,愿意孤身一人,歷盡世間繁華。也沒有誰,能夠帶著繁盛的內心,一生沉浸這孤獨所帶來的淡定。因此,人得找個伴。發泄欲望的同時,看到另一個人也一如己般痛苦于塵世,而聊以自慰。
人赤裸而生,赤裸而死。卻在這其間的過程將自己封閉。這是生存的原則。卻又何苦。人是向往美好的。因此,幻想出了烏托邦,構造出了理想國。卻因著現實,將其粉碎。每個人都只能活在自己的世界,自我安慰,自我療傷,自我解脫。卻因著這現實的罪,進行救贖和懺悔。每個人都在隱忍著。
什么是真實?什么是虛幻?
且需,放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