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拳正軌 (王薌齋)

意拳正軌

(王薌齋)


序言

技擊一道,甚矣哉之難言也。詩言拳勇,禮言角力,皆技擊之起源。降之漢代,華佗氏作五禽之戲,亦技擊本質。良以當時習者甚少,以至淹沒無聞。迨至梁天監中,達摩東來,以講經授徒之余,兼及鍛煉筋骨之術,采禽獸靈性之特長,參以洗髓易筋之法,而創意拳,又曰心意拳。徒眾精是技者甚多,少林之名亦因之而噪起。岳武穆王復集各家精華,編為五技連拳、散手、撩手諸法成為形意拳。逮及后世,國家宴安,重文輕武之風日勝,而精拳技者復多以好勇斗狠賈禍,于是士大夫相率走避,致將此含有深奧學理之拳術,不能見重于歷世。相沿既久無可更易,即后世之有道,懷瑾握瑜者,率多埋沒于鄉村閭里間,不敢以技術著稱。此故使后之學者深資悼惜者也。清代晉之太原郡戴氏昆仲精于是技,而獨得詳傳于直隸深縣李洛能先生。先生授徒甚眾,復獲得李老師之絕技者,厥為同縣之郭云深先生。郭先生之教人習形意拳也,首以站樁為入學初步,從學者多矣,能克承其教者,迨不多遘。郭先生矣有非其人不能學,非其人不能傳之嘆。吾于郭先生同里,有戚誼為長幼行,愛吾聰敏而教之,且于易簣之時猶以絕藝示之,諄諄以重視相囑。晚近世不古,學者多好奇異,殊不知真法大道,只在日用平常之間世人每因其近而忽之,"道不遠人,人為之道而遠人"之說益征。薌不原以此而求聞達,無如晚近世俗趨于卑下,不求實際,徒務虛名,于是牟利之徒,不自學問,抄襲腐敗之陳文,強作謀生之利器,滿紙荒唐,故入玄虛,忽而海市蜃樓,跡近想象,忽而高山遠水,各不相干,使學者手不釋卷,如入五里霧中,難識半點真偽。一般無知之士,猶以圣人之道,不可瞻仰。

嗚呼!利人當途,大道何昌,午夜深思,曷勝浩嘆。薌雖賦性不敏,而于技擊一道,竅焉心喜,既獲得親炙真法大道之指導,每日承其教誨之語言,多具有記載價值者,連綴成冊,本利己利人之訓,不敢自私,以期同嗜者均沾斯益,非徒以此問世也。是為序。

樁法換勁

欲求技擊妙用,須以站樁換勁為根始。所謂使其弱者轉為強,拙者化為靈也。若禪學者,始于戒律而后精于定慧,證于心源,了悟空虛,窮于極處,然后方可學道。禪功如此,技擊尤然。蓋初學時,樁法頗繁,如降龍樁、伏虎樁、子午樁、三才樁等。茲去繁就簡,采取各樁之長,合而為一,名曰渾圓樁,利于生勁,便于實搏,精打顧,通氣學,學者鍛煉旬日,自有效果,亦非筆墨所能表其神妙也。夫樁法之學,最忌心身用力,用力則氣滯,氣滯則意停,意停則神斷,神斷則受愚。猶忌揚頭折腰,肘腿過于曲直,總以似直非直,似曲非曲為宜,筋絡伸展為是,頭宜頂,尾閭脊骨宜直,氣宜下沉,心宜靜思,手足指尖稍微用力,牙齒似閉非閉,舌卷似頂非頂,渾身毛孔似松非松,如是則內力外發,弱點換為強勁,自不難得其要領也。

鍛煉筋骨

力生于骨,而連于筋,筋長力大,骨重筋靈,筋伸骨要縮,骨靈則勁實。伸筋腕項(手足四腕與脖項)則渾身之筋絡皆開展,頭頂齒扣,足跟含蓄(含有若彈簧之崩力),六心相印(手心、足心、本心、頂心也)。胸背宜圓(闊肯筋大雄筋異常有力),則氣自然開展,兩肱橫撐要平,用兠抱開合伸縮勁,兩腿用提挾扒縮趟崩擰裹勁,肩撐胯墜,尾閭中正神貫頂,尖脊三關透丸宮,骨重如弓背,筋伸似弓弦,運勁如弦滿,發手似放箭,用力如抽絲,兩手如撕棉,四腕挺勁力自實,沉氣扣齒骨自堅。像其形,龍蹲虎坐,鷹目、猿神、貓行、馬奔、雞腿、蛇身,骨查其勁,挺腰沉氣,坐胯提膝,撐截裹墜,粘定化隨。若能得此要素,如遇敵時自能隨機而動,變化無窮。任敵巨力雄偉漢,運動一指撥千斤。所謂身似平準,腰似車輪,氣如火藥,拳如彈,靈機微動鳥難騰。更以心小膽大,面善心惡,靜似書生,動若龍虎,總以虛實無定,變化無蹤為準則,自能得其神妙之變幻。故郭云深大師常云"有形有意都是假,技到無心始見奇。"蓋即此也。

用勁

拳術之妙,貴乎有勁,用勁之法,不外剛柔方圓,剛者直豎,柔者靈活,直豎長伸有攻守力,柔者縮短有驚彈力。剛勁形似方,柔勁外方而內圓,伸縮抑楊,長短互用,剛柔相濟,有左剛而右柔,有左柔而右剛,有稍節剛而中節柔,亦有時剛時柔虛實變化之妙半剛運使之精。更有柔退而剛進,剛退而柔進,遇虛則柔而剛隨其后,臨實則剛而柔在其先。無論千差萬異,總以中線重心不失,周身光線不斷為樞紐。橫撐開放,光線芒芒謂之方,提抱含蓄,中藏生氣謂之圓。所以筋出力而骨生棱。凡出手時,用提頓撐抱挽墜鉆裹,順力逆行、以方作圓。落手時,用含蓄纏綿滔滔不斷,以圓作方,蓋圓勁能抽提,方勁能轉頓,開合若連環,若萬縷柔絲百折千回。令人不可捉摸,其玲瓏開朗,如駿駒越澗,偏面矯嘶,神采麗麗,壯氣森森,精神內固,如臨大敵,雖劍戟如林、刀斧如山,亦若無人之境。身如強弓硬弩,手如弓滿即發之箭,出手恍如蛇吸食,打人猶如震地雷。夫用勁之道不宜過剛,過剛易折,亦不宜過柔,過柔不進,須以豎勁而側入。橫勁吞吐而旋繞,此種用勁之法,非心領神悟不易得也。若能操之純熟,則勁自圓,體自方,氣自恬,而神自能一。學者其勿惰。

求勁之法,慢優于快,緩勝于急,而尤以不用拙力為最妙,蓋運動之時,須使全體之關節任其自然,不稍有淤滯之處,骨須靈活,筋須伸展,內須舒放,血須川流,如井之泉脈然。如是方能有一身之法,一貫之力,而本力亦不外溢。若急急于拳套是舞,徒用暴力以求其迅速之美觀,如是則全身之氣孔閉塞,而于血系之流通亦大有阻礙。觀諸用暴力者,無不怒目皺眉,頓足有聲,先閉其氣,而后用其力,既畢,則又長吁一聲,嘆氣一口,殊不知已大傷元氣也。往往有數十年之純功,而終成門外漢者,目睹皆然,豈非用拙力之所致也?亦有用功百日而奏奇效者,可知謬途誤人之甚,學者于此求力之法,當細斟之,自能有天籟之機,然亦非庸夫所能得之道也。

練氣

夫子養性練氣以致治,軒轅練神化氣以樂道,達摩參禪,東來傳道,始傳洗髓易筋之法,而創意拳及龍虎樁,故為技擊開山之宗,自古名賢大儒圣人豪杰金剛佛體,未有不養性練氣及習技者。莊子云:"技也近乎道矣"。然技雖小道,殊不知學理無窮,凡學此技者,非豐神瀟灑而無輕浮狂躁塵俗之氣,堪與圣賢名儒雅樂相稱者,不足學此技也。夫練氣之學以運使為效,以鼻息長呼短吸為功,以川流不息為主旨,以聽氣凈虛為極致。前為食氣出入之道,后為腎氣升降之途,以后天補先天之術,即周天之轉輪。蓋周天之學,初作時,以鼻孔引如清氣,直入氣海,由氣海透過尾閭,懸于腰間-蓋兩腎之本位在于腰,實為先天之第一,猶為諸臟之根源,于是則腎水足矣,然后上升督脈而至之九宮, 仍歸鼻間以舌接引腎氣而下,則下腹充實,漸漸結丹入田。此即周天之要意, 命名周天秘訣,學者勿輕視之。

養氣

養氣練氣,雖出一氣之源,然性命動靜之學,有形無形之術各有不同。蓋養氣之學,不離呼命,神即是性,氣即是命,故養氣之術須由性題參入。夫性命之道,非言語筆墨所能述其詳也。況道本無言,能言者即非道。故孟子云:難言也。今以難言而強言之,惟道本無也。無者天地之源,萬物之根,人有生死,物有損壞,道乃永存。其大無外,其小無內,視之無形,聽之無聲,而能目心意具忘即諸妙之圓也。如對鏡忘鏡,不耽于六賊之魔,居塵超塵,不落于萬緣之化。誠能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昧俱悟,即見虛空,空無所空,所空欲無,無無亦無,大抵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亂之,故言神者不離性,氣者不離命,若影隨形,不爽毫厘。

五行合一

五行者,生克制化之母,亦即萬物發源之本也。如世俗之論五行者,則曰: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謂之相生。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謂之相克。此腐朽之論,難近拳理,而亦不知拳術為何物。又曰,某拳生某拳,某拳克某拳,此論似亦有理,若以拳理研究之,當兩手相接對擊時,豈能有暇而及此也?若以目之所見,心再思之,然后出手制之,余實不敢信。況敵只來勢,逐迭變更,安有以生克之說能致勝之理?此生克之學欺人誤人,謬談之甚也。茍能不期然而然,莫知擊而手足已致,尚不敢說能制人。如以腦力所度,心意所思,出手論著,操技論套,是門外漢也,不足與談拳。蓋拳術中之所謂五行者,換言之曰:金力,木力,水力,火力,土力是也。即渾身之筋骨,堅硬如鐵石,其性屑金,故曰金力。所謂皮肉如棉,筋骨如鋼之意也。四體百骸,無處不有若樹木之曲直形,其性屬木,故曰木力。身體之行動,如神龍游空,矯蛇游水,猶水之流,行蹤無定,活潑隨轉,其性屬水,故曰水力。發手若炸彈之爆烈,忽動如火之燒身,猛烈異常,其性屬火,故曰火力。周身圓滿,敦厚沉實,意若山岳之重,無處不生鋒芒,其性屬土,故曰土力。凡一舉一動皆有如是包羅天地,彌滿六合,塞充乾坤,混含宇宙,性命之學,亦即天地之陰陽也。然欲養氣修命,須使心意不動,心為君火,君火不動,相火不生,氣念自平,無念神自清,清而后心意定,故云:一念動時都是火,萬緣寂靜方為真,常使氣通關節敏,自然精滿谷神存。若能有動之動,出于不動,有為之為,出于無為,無為則神歸,神歸則萬物寂,物寂則氣泯,其泯則萬物無生,耳之五種力,此方謂五行合一也。總之,不動時周身乃一貫之力,動時大小關節無處不有上下前后左右百般之而爭力,如是方能得周身之渾圓力也。

六合

六合有內外之分,曰:心與意合,意于氣合,氣與力合為內三合。手與足合,肘與膝合,肩與胯合為外三合。又曰:筋與骨合,皮與肉合,肺與腎合為內三合。頭與手合,手與身合,身與足合為外三合。總之,神合、勁合、光線合,全身之法相合謂之合。非形勢相對謂之合。甚矣哉,六合之誤人也,學者慎之慎之。

歌訣

歌訣者,拳術中之精粹也。若能參透其意,窮盡其理,自能得道矣

心愈專,意昧三,精愈堅,氣愈安,神愈鮮(此學技五大要素)。

渾噩一身貫,形具切忌散(周身用力,無處不圓滿,取內圓外方之意始終不懈)。拳出如流星,變手似閃電(變化迅速,神捷果斷)。舌卷齒更扣(舌為肉之稍,肉為氣之囊,舌卷氣降,注于氣海,又能接引腎氣,結入丹田。齒為骨稍,扣則骨堅)。頭頂如懸磬(頭為六陽之首,無關百骸莫不本此,頭頂若懸,三關九竅易通,自能白云朝頂,一點靈光頂頭懸,此禪學之要素也)。

兩目神光耀(精光收縮而尖銳)。鼻息耳凝斂,心目宜內視(以鼻作長呼短吸之功,耳目心作收視反聽之用)。腰轉如滑車,進足如鋼鉆(靈敏活潑,進鉆奪位)。提鏜裹扒縮,滾銼挽撐擰(動靜須有此力)。

手足指抓力,毛孔如生電。指為筋稍,扣則力自充,周身毛發為血稍,血為氣之膽,毛孔不睜,毛發不豎,則血不充,則氣不振,氣不振則力不實,不實則必失戰斗力矣。

交手徑法

人之本性,各有不同,有聰明者,有智慧者,有毅力恒心者,更有奸滑陰毒者,其性不同,其作為亦因之而異,如技術之擊法亦然,有具形而出,無形而落。敗勢而往,發聲而來。千變萬化,不能盡述。須以功力純篤,膽氣放縱,處處有法,舉動藏神,不期然而然,莫之至而至。身動快似馬,手動速如風。平時練習,三尺以外七尺以內,如臨大敵之象,交手時有人若無人之境。頸要豎起,自頭至足一氣相貫。膽怯心虛不能取勝,不能察言觀色者,亦不能取勝。總之,敵不動,我沉靜,敵微動,我先發。所謂打顧之要亦其擊先者也。不動如書生,動之如龍虎。發動似迅雷,迅雷不及掩耳。然所以能致勝者,皆在動靜之間,動靜已發而未發之間,謂之真動靜也。手要靈,足要輕,進退旋轉若貓形。身要正,目斂精,手足齊到定要贏。手到步不到,打人不為妙。手到步亦到,打人如拔草。上打咽喉下打陰,左右兩肋在中心,拳打丈外不為遠,近者只在一寸中。足落似樹栽根。眼要毒,手要奸。步踏中門,鉆入重心奪敵位,即是神手亦難防。用拳須透爪,用掌要有氣,上下意相連,出入以心為主宰,眼手足隨之。兩足重量,前四后六,用時顛倒互換。夫有定位者步也,無定位者亦步也。如前足進后足隨,前后自有定位。以前步做后步,以后步做前步,更以前步做后之前步,以后步做前之后步,前后自定位矣。左右反背如虎搜山,乘勢勇猛不可擋,斬拳迎門取中堂,搶上搶下勢如虎,鷂落龍潛下雞湯,翻江倒海不須忙。丹鳳朝陽勢為強,云遮天地日月交,武藝相爭見短長。三星對照,四稍會齊,五行俱發,六合彌結,勇往直前,縱橫高低,進退反側,縱則放其力,勇往而不返,橫則裹其力,開合而莫擋,高則揚其身,而身若有增長之意。低則縮其身,而身有鉆捉之形。當進則進摧其身,當退則退領其氣。至于返身顧后,亦不覺其為后,后即前也。則顧左右亦不覺其為左右矣。進頭進手須進身,身手齊到法為真。內有提,外要隨,打要遠,氣要摧。拳似炮,龍折身,發中要絕隨意用,解開其意妙如神。鷂子入林燕抄水,虎捉綿羊抖威風。取勝四稍均要齊,不勝必有懷疑心。聲東擊西,指南打北,上虛下實,靈機自揣摩。左拳出,右拳至,單手到雙手來。拳由心窩去,發向鼻尖前。鼻為中央之土,萬物產生之源,沖開中央全體皆糜。兩手結合迎面出,自然把定無道關。身如弩弓拳如彈,弦響鳥落見奇鮮。遇敵猶如身著火,打破硬進無遮攔。何為打,何為顧,顧即是打,打即是顧,發手即是處。計謀精變化,動轉用精神,心毒為上策,手足方勝人。何為閃,何為進,進即是閃,閃即是進。不必遠求尚美觀,只在眼前一寸。靜如處女,動若雷電。肩窩吐勁,氣貫掌心,意達指尖前,氣發自丹田。按實用力,吐氣開聲,遇敵來勢兩相交,風云雷雨一齊到。

龍法

龍法有六,曰:滄海龍吟、云龍五現、青龍探海、烏龍翻江、神龍游空、神龍縮骨。其為物也,能伸能縮,能剛能柔,能升能降,能隱能現,不動如山岳,動之如風云,無窮如天地,充實如太倉,浩氣如四海,玄耀如三光。度來勢之機會,揣敵人之短長。靜以待動,動中處靜,以進為退,以退為進,直出而側入,斜進而豎擊。柔去而驚抖,剛來而纏繞。縮骨而出,放勁而落。縮即發也,放亦即縮。甲欲透骨而入隨,發勁意在數尺間。

虎法

虎法亦有六,曰:猛虎出林、怒虎驚嘯、猛虎搜山、餓虎剖食、猛虎搖頭、猛虎跳澗。揣其靈性強而精壯,橫沖豎撞,兩爪排山,猛進猛退,長撲短用,如剖食,若搖頭,猶貍貓之捉鼠,頭頂爪抓,鼓蕩周身,起手如鋼銼,用斬、抗、橫、挽、順,落手似鉤桿,用劈、摟、搬、撒、撐、沉、打、分、擰,伸縮抑揚,頭要撞人,手要打人,身要摧人,步要過人,足要踏人,神要逼人,氣要襲人。借法容易上法難,還是上法最為先。較技者不可思悟,思悟者寸步難行。寧教一思進,莫教一思退。有意莫帶形,帶形必不贏。猶生龍活虎,吟嘯叱咤,谷應山搖,其壯哉如龍虎之氣,臨敵毫不虛,安有不勝之理哉?總之,龍虎二法,操無定勢,勢猶虎奔三千,氣若龍飛萬里,勁斷意不斷,意斷神連。非口傳身授,莫能得也,聊述其大意,未克盡詳。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9,001評論 6 537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786評論 3 423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6,986評論 0 381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204評論 1 315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964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354評論 1 324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410評論 3 444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554評論 0 289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9,106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918評論 3 35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093評論 1 371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648評論 5 36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342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755評論 0 28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6,009評論 1 289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839評論 3 395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107評論 2 375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