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朋友圈上,看到一個剩女朋友的求助:
35歲大齡剩女,平時社交圈子小,人很宅、很喪,疫情期間失業,暫時在家待業。對于未來很迷茫,在家被迫去相親,被相親對象看上了。目前為止,見面三次,吃過兩次飯。對他沒什么感覺,談不上喜歡,也說不上討厭。但是,他喜歡我的速度讓自己感覺壓力好大,還經常提出去他老家玩。說真的,從第一次見面開始,就覺得對結婚很害怕,飯吃不好、覺也睡不著。一直在猶豫,是接受他還是拒絕他。
拒絕他的話,以后還可以繼續過自己又宅又喪的生活。但是,又害怕年齡大了,找不到更好的,家里天天催婚,自己也特別焦慮。接受他吧,趁現在自己還能生育的時候,趕緊生個孩子。但是,將就著過一生,自己始終下不了決心。另外,我的人生沒受過什么感情挫折,也沒有被愛情傷害過,就是喜歡一個人宅著,想法有些負面,對人生沒什么追求,也找不到什么目標,對什么都沒太大興趣。35歲剩女,越來越害怕結婚了。
這應該是一個典型的因為宅,而單身的,正宗母胎單身的。其實,很多宅女們,看起來一個人呆家里很孤獨。實際上,她們是一群內心強大的女生。不是她們不想戀愛,而是更多喜歡幻想。接受一段愛情不難,難的是要等待一輩子的緣分。她們心里,對于愛情充滿著期待,但是,絕不會隨便地妥協,一定要等到白馬王子的降臨,雖然很被動,卻不孤單,因為心中還有夢想、還有期望。
現在結婚率這么低,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女生恐婚。對于男生來說,大多數是被動剩下的,而女生剩下是主動選擇的。即使男生再怎么想結婚,主要女生不愿意,那么單身的人口還是會不斷增加。
綜合身邊大部分剩女的情況,我總結了剩女恐婚的四大理由。
一、 追求完美,寧缺毋濫
追求完美、寧缺毋濫,是很多剩女恐婚的最大原因之一。很多人堅持著,低質量的婚姻不如高質量的單身。不會因為年齡大,而降低自己的標準。她們總會告訴你,我等了這么久都熬過來了,怎么能隨便放棄,如果遇不到一個合適的人,那就一輩子不結婚,反正婚姻也不是必需的,沒有也不影響生活。要委曲求全的隨便將就地結婚,還不如自己一個人過。
現在這種追求完美的單身女生越來越多,對于她們來說,有學歷、有工作,自己可以煮飯、可以賺錢,一個人也能養活自己,婚姻對她們來說,只是一個奢侈品,遇到了就好好珍惜,遇不到,那就一個人過。
在這些的女生眼里,容不下一丁點的沙子,她們執著地等待那個完美的人出現,一個有房有車、工作穩定,感情專一、溫柔體貼、長相英俊、負責任、有擔當的完美男生。她們堅持的等待緣分的出現,絲毫不會妥協。當求而不得的時候,這些女生,選擇寧缺毋濫。即使年齡越來越大,依舊在堅持著。
二、 為了事業,犧牲婚姻
再有本事,再能干的女生,只要鉆進婚姻的牢籠,免不了要陷入到柴米油鹽的生活瑣事之中。有些女生事業心很強,對工作非常投入,害怕有了家庭會耽誤自己的工作,擔心會花很多時間在家庭生活、養兒育女上面,最后變成一個徹頭徹尾的家庭主婦。這樣她們就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無法專心在事業上面拼搏。在“魚和熊掌無法兼得,婚姻和事業兩難全”的時候,她們寧愿犧牲愛情和婚姻,也不想放棄自己的事業。
三、不想長大,還是個孩子
很多女生,年齡是大齡,但心智還是未成年,給人感覺非常孩子氣,率性而為、貪玩、自私、不愿意承擔家庭責任。害怕進入婚姻,整天圍著家庭、孩子、老公的轉,沒有了自己的自由時間。
從小嬌生慣養,習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害怕結婚之后,要煮飯、要做家務、要帶小孩、要照顧老人。自己還是一個沒長大的孩子,哪里有勇氣去面對婚后各種的瑣碎生活。
很多女生,最常說的就是,我能養活自己,要結婚干嘛。一個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敢想象自己結婚之后的樣子,天天圍著家庭和孩子轉,每天為了房貸、車貸煩惱,還要處理各種婆媳關系、親戚關系的。想想都覺得害怕,還是一個人過比較自由。
不想長大,也是很多女生恐婚的原因之一,認為一個人,最重要的是過得開心、自由。大膽地揮霍青春、吃喝玩樂、周游各國、追求自由的生活。她們把結婚看做是人生的負擔,寧愿單身一人,也不想進入婚姻,把自己陷入到復雜的家庭關系和各種家庭責任中。
四、 情感受挫,心理受傷
有些女生,曾經有過戀愛,但最后遭到拋棄,對愛情有了一種恐懼。隨著時間的過去,傷好了,疤痕還在,為了避免自己再次受到傷害,她們把自己封閉起來,覺得天下男人都一樣,沒有一個是好東西。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因為曾經被傷害過,從此以后,下定決心不再對任何人投入情感,單身一個人生活。不想打擾別人,也不讓別人傷害自己。因為過去的傷害,讓她對于男生懷疑、敵視、怨恨,形成了男人不可靠的堅定信念,從而走上了不婚的道路。
此外,還有一些女生,雖然沒有曲折的情感經歷,但是看到原生家庭的各種不幸福,以及身邊好友的婚姻不和諧。比如,夫妻經常爭吵、出軌、家暴等等,對于自己步入婚姻、組建家庭,產生了深深的恐懼感。對婚姻沒了信心。
最后:
有人說,婚姻是愛情墳墓,也有人說,婚姻是一座圍城。不管婚姻是什么。總有人進進出出。對于現在的年輕人恐婚現象,這不應該是社會進步的產物,更多的是現代社會的一種心理疾病。恐婚已經是一種病了,還不太好治。關注生孩子的同時,是不是更關心下生孩子的那個她。開放十胎政策,都不如鼓勵年輕人結婚更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