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的迫切愿望沒能急切實現的時候,沒有一點常識,是很容易陷入迷信的。
孩子感冒發燒,在所難免。
有哪些常識:
1.病毒感冒有一個自愈的過程。
2.發燒不見得是壞事。但是不能燒高了,燒久了,怕發燒引起并發癥。
3.高燒還得及時看醫生。不能硬扛。
有哪些思維錯誤:
1.急切盼望好。迷信藥到病除。因為病是一個過程,不可能這包藥吃了,這一針打了馬上就好。這種迷信藥的功能是違背常識的。
2.醫生不是萬能的。如燒起來,想馬上退,或期望不燒,找醫生。醫生也無能為力。只能吃藥退燒,充其量做各種排除檢查。也只能等病自己好起來。認為醫生是萬能的,讓醫生立馬見效,強人所難了。
3.大人的擔心于孩子的病沒有益處。不是你焦慮程度越高,孩子好得越快。
4.沒達到大人期望馬上好。就認為醫生不行,醫院不可信。要去別處試試。這是迷信自己。過于迷信自己的臆斷。屬病急亂投醫。
5.大人相互埋怨于孩子的病無益。
6.過于焦慮,不用常識分析。如剛從醫院回來,孩子還在燒,不是選擇讓他睡覺,而是再去醫院。只會讓孩子疲于折騰。折騰于孩子無益,滿足的是大人的心理安慰。
7.迷信抵抗力好不用吃藥打針。
8.迷信打針有害不選擇打針。
9.迷信打針見效快,亂打針。記得有個人說藥比油還會,不能浪費,本能認為藥和注射液是好東西。
10.迷信有其他什么力量孩子不好。或迷信神明的力量讓孩子早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