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個這樣的問題:長得好看是什么樣的體驗。很多人留言:“覺得全世界都是善良的人”“犯錯別人不舍得責怪你”,還有的甩來一把狗糧“你喜歡的人會都喜歡人”....但是顏值高真的是事事順利,升職加薪被高帥富迎娶走上人生巔峰嗎?
假設你來到一家公司面試,你精心打扮略有姿色,能讓人回頭多看一眼。但恰巧面試官同樣是個精致的女人,你可能會發現,她提的問題更加專業、有挑戰性,很容易答不上來。難道,只是是因為她嫉妒你的美貌嗎?如果面試官是個男的,會不會你就輕易被錄取?其實上也是有策略的——《給人好印象的秘訣》這本書里就給我們提供了幾個策略:
自我透鏡的任務就是使對方在觀察其他的人和事的時候覺得他本人才最為出類拔萃。自我透鏡在完成這一任務的時候,會采用幾種策略:
策略1:聚焦于對方如何比你更優秀,或者對方所屬的群體如何比你所屬的群體他們更優秀。
策略2:聚焦于你和對方如何處在同一群體(即你們兩個都同屬“我們”),因此對方可以樂享你的成功并且坐享:你的成功帶來的榮光。
策略3:確定你的優秀品質不是—種威脅,因為你不會和對方競爭同樣的資源,或者因為對方實際上并不看重那些特定的品質。
策略4:如果策略1、策略2和策略3都不管用或者不合適,你的優秀品質和成績就威脅到了對方的自尊。因此,他必須避開你或者阻撓你,以中止那一威脅。
書中的片段講到自我透鏡,自我透鏡的主要功能是保護和增強你的自尊。它希望你對自己感覺很好。事實上,自我透鏡如此管用,以至于幾乎我們所有的人,除了臨床診斷的抑郁癥病人之外,最后都對我們自己保持著總體上正面的看法,有著相對較高的自尊。
面試的時候,面試官看你的時候實際是在“自我透視”,只是他沒有意識到。如果是個很有魅力的面試官,而我也算是個還算標致的求職者,但很明顯不如面試官的氣場,面試官很容易有光環效應,說服自己還是比我這個求職者漂亮一些的,那么策略1就適用。
如果面試官是位帥哥,策略3就適用,我又不會跟你搶公司里你喜歡的女生,我不存在威脅,說不定我能跟她成為好朋友幫你追她。
但如果由一位不太漂亮的女性面試官對求職者進行面試,策略2不適用。這兩人互相并不認識,而且可能為了同樣的資源展開競爭。兩人都同屬于“女人”這個群體,因此,求職者的漂亮,也許會讓面面試官感覺到不愉快。對于面試官而言,求職者的魅力是一種威脅。因此,那就來到了策略4:避開或阻撓。當然了,這里的避開并不是一定不錄取你,而是可能會讓你到一個跟她相似和相關度不高的部門,你當然也不要刻意強調你這方面的優勢。綜上所述,就是把自己歸類,看跟對方的關系適用哪一種,歸了類別后,更容易有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