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很古老的故事,講道:一個主人要到國外去,于是把他的家業交給仆人,并按他們的才干分配給五千、兩千、一千銀子。領五千的做生意,賺了五千。領兩千的照著樣子,賺了兩千。領一千的,在地上挖了個洞,把銀子埋起來了。
等到主人回來的時候,領五千的告訴主人,他多賺了五千,主人派他做管理者,并享受和主人一樣的快樂。領兩千的告訴主人,他多賺了兩千,主人也派他做管理者,并享受和主人一樣的快樂。那領一千的解釋說,知道主人是個嚴厲的人,害怕把所領的銀子賠掉了,將來難于交賬,因此不敢動用。主人聽后,罵他是又惡又懶的人,并奪走了這一千的銀子,給了那有一萬銀子的人,還拋棄了他。
這個故事經常被當做經營和管理的故事來解讀。
1、主人外出,將家業托付給仆人。對于仆人來講,是主人的信任和恩賜。
2、主人根據仆人的能力的不同,給與仆人對應其能力的托付。既是論才行事,也是合理配置。
3、領五千的賺得五千,領兩千的賺得兩千,領一千的無所得,這結果體現了主人的智慧及其正確的分配。
4、主人給與能力最弱的也分配了銀兩,說明了主人的仁慈。雖然對其不看好,但是人人都給機會。
5、領五千的人做生意賺了五千,說明其經營能力不錯。
6、領兩千的照著領五千的人也賺了兩千,雖然沒有超越,但是通過學習,也達到了不錯的水平。
7、領一千的沒有冒險精神,也不愿意向別人學習,擅自揣摩主人的喜惡(wu),直接放棄努力,將銀子埋藏起來,也就背離了主人的信任,將恩賜埋沒了。
8、主人對于賺五千和賺兩千的,予以同樣的獎勵。物質上有區別,精神上是相同的。
9、主人將那埋沒的一千給了賺五千(即有一萬)的人,因為賺五千的人是最聰明、最勇敢、最負責、最有擔當和善待信任的人,只有交給他,才最放心、最相稱,才能最可能賺得另外的一千,同時賺五千的人也可能是最能匹配更多信任和恩賜的人。
10、主人罵那領一千的人是又惡又懶的人,其懶不用講,其惡在于惡意揣測主人的心意,沒有信心和信任,浪費了賺錢的機會,還堅持自己的歪理,用小錯來避免大錯。最后落得被拋棄的下場。
這像是一個活脫脫的企業管理的案例,一個生動的職場寓言。其實是大約公元41年,即一千九百多年前成書的《圣經·新約·馬太福音》第25章第14-30節的內容。
在基督宗教(含天主教、東正教,以及新教即國內叫的基督教)的信條中,并不認為人人都可以得到恩賜,人人都可以得到原諒,人人都可以得救。一切在于你的信心和作為,以及神的揀選。
附:《馬太福音》
25:14 天國又好比一個人要往外國去、就叫了仆人來、把他的家業交給他們.
25:15 按著各人的才干、給他們銀子.一個給了五千、一個給了二千、一個給了一千.就往外國去了。
25:16 那領五千的、隨即拿去做買賣、另外賺了五千。
25:17 那領二千的、也照樣另賺了二千。
25:18 但那領一千的、去掘開地、把主人的銀子埋藏了。
25:19 過了許久、那些仆人的主人來了、和他們算帳。
25:20 那領五千銀子的、又帶著那另外的五千來、說、主阿、你交給我五千銀子、請看、我又賺了五千。
25:21 主人說、好、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許多事派你管理.可以進來享受你主人的快樂。
25:22 那領二千的也來說、主阿、你交給我二千銀子、請看、我又賺了二千。
25:23 主人說、好、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許多事派你管理.可以進來享受你主人的快樂。
25:24 那領一千的、也來說、主阿、我知道你是忍心的人、沒有種的地方要收割、沒有散的地方要聚斂.
25:25 我就害怕、去把你的一千銀子埋藏在地里.請看、你的原銀子在這里。
25:26 主人回答說、你這又惡又懶的仆人、你既知道我沒有種的地方要收割、沒有散的地方要聚斂.
25:27 就當把我的銀子放給兌換銀錢的人、到我來的時候、可以連本帶利收回。
25:28 奪過他這一千來、給那有一萬的。
25:29 因為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余.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
25:30 把這無用的仆人、丟在外面黑暗里.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