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品牌的功能在于降低三個成本:降低社會的監督成本,降低顧客的選擇成本,降低企業的營銷傳播成本
58、降低社會的監督成本是品牌得以存在的基礎
59、提高品牌透明度,做“透明品牌”
我們講企業的時候,要跳出企業看企業,看企業得以生存的社會學基礎。品牌也是一樣,不是我們想建立品牌就能建立的,是因為社會有這個需要,顧客有這個需要,我們只是順應了這個需要。一旦成為一個品牌,那么監督成本就會降低。其實被監督的越多,被曝光的越多,“壞事”暴露越多的品牌,就越可信賴。但是當你試圖去降低社會的監督成本的時候,那么顧客選擇你的成本和營銷傳播成本就會降低。
很多人會說,現在的中國社會,一個媒體就可以讓你的企業死掉,都特想使用多品牌策略。其實很多人考慮問題的時候,都沒有考慮資源的前提。我們都是有限資源下做事情的。品牌是用來降低成本的,但是建立一個品牌,也需要付出長期的時間成本和巨大的金錢投入。你一個都沒弄起來,哪有什么多品牌戰略???那多品牌戰略的開始都是,一個品牌做到市場飽和了,占有率超過了35%,了再進行營銷投資的邊際效益下降了,再推出另一個細分定位的品牌,或者收購其他品牌,在歷史過程中積累出來,不是一開始就規劃好的,把所有的坑都占了。沒有人有那么大的資源。
經營就是實踐,戰略是在過程中涌現和管理。
講品牌人們,人們喜歡講所謂品牌三度:知名度、美譽度、忠誠度。我們真正要抓的事,是品牌的透明度,做“透明品牌”。不做費動作,越忙越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