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接到一個好友的咨詢,關于生活中的問題與困惑想要尋求答案。
我能明白她內心的矛盾沖突,但真心講,看到她給我的留言,全部來自于頭腦的分析、評判,這些都不是她本來的樣子。
真正的答案永遠都來自于一個地方,那就是你自己的內心。
其實以前我也跟她一樣,全靠頭腦分析,用理智控制我所有的行為。
心的聲音被我屏蔽掉了,永遠活在自己營造的思維空間里。
那時的我活地很機械,活地又假又干巴,永遠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哪怕有時內心的渴望非常強烈,但理智告訴我,這是不可能的不合適的,硬生生就把那個聲音打壓下去。
看看孩子,你就知道,活在身心合一的狀態是多么真實。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想做什么就一定會堅持去做·······
他們不會用頭腦分析利弊、不會給自己設限,總是按照自己內在精神胚胎的需要去發展自己。
我想我小時候也是這樣吧·······
但是不知道什么時候,丟了自己,我把我的心丟了········
成年后,找了很久很久,才慢慢把心找回來,才明白自己內在的聲音是多少重要。
學習了精通情緒之后,更加發現去掉頭腦的聲音,全然地活在純粹覺察狀態中是多么的重要和高效。
內心的聲音不斷涌出,就像一個天使一樣,指引著你走上一條完全屬于你的道路,這條路才是最適合的。
當內在的聲音響起時,我不再像以前一樣,告訴自己這是不可能不現實的,而是充滿激情地跟著感覺走。
當你真的很堅定去爭取自己想要的東西時,冥冥之中,會有一股力量來幫你完善并實現你內心的渴望。
現在的我不會用條條框框限制自己,不會太過于追求思考、分析帶給我的好處,只是單純地處于當下,讓那個發生自然去發生。
就像現在在打字一樣,我并不知道自己要寫什么,但真的抽個時間坐下來寫的時候,文字就這么流淌出去了,沒有想到給誰看,僅僅在抒發自己內在那個聲音。
以前的我寫東西并不是這樣的,我會構思很久很久,我會列提綱打草稿,我會逐字逐句品味每句話寫得是否貼切到位,用詞是否精準。
但那些并不是從心里流淌出來的東西,只是頭腦思考的羅列。
那時寫文章并不是一個享受的過程,而是難產的痛苦狀態。
再回想自己上課,也是這樣的。
曾經我上課非常拘謹,生怕自己表達不好,讓學生無法領悟真正的意思。我會趴在電腦前,逐字逐句地寫詳案,精確到每一句話,細節扣地非常用心。
但真正去上課時,發現自己完全被那篇詳案困住了,干巴巴地講了一堆我自己也不愿聽的東西。
而現在我更喜歡列一個簡案,跟隨自己的內心與學生展開對話,用一種交流的方式去引領她們、達成既定的教學目標,反而慢慢有了更好的狀態。
無需對結果有一個預設的要求,只是用心去感受,在那個當下完成你真正想要表達、想要做的事情,這就足夠了。
真正打動人的事情不是從頭腦想出來的,而是從心里流淌出去的。
愿你我都走在內心指引的道路上,走向自己真正渴望的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