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子兮
故事主要發(fā)生在阿爾卑斯山上。
當海蒂來這里時,爺爺獨居于此,簡陋的木屋,寡言少語。沒有人愿意試著去和他接近。
“他是無神論者,他討厭所有人。他們說,他都忘了怎么說話了。”山下好心的村民對帶海蒂前來的姨媽說。
海蒂的父母雙亡后,姨媽照顧著海蒂。為了外出工作,她將海蒂送到了居住在山上的阿爾叔叔這里。
從山下村民的議論中,知道他應是一個怪人。
“連跟他的兒子都吵得不可開交”。
在大家眼里,老年喪子的阿爾叔叔不止孤獨還孤僻。
那么小海蒂又看到了什么呢?
爺爺住在風景如畫的山上,他有兩間古樸而幽靜的木屋,他自己劈柴生火,做簡單的家具,清澈的水在木屋旁歡快地流淌……
影片中歡快的音樂和亮麗的色彩都在表達著海蒂初來的心境。
陽光灑在如雪般的云層上,雄鷹在藍天白云映襯下的阿爾卑斯山上盤旋,發(fā)出一聲聲自由的鳴叫。云天之上是飛鳥,云天之下是深山,山腳之下是如鏡的湖水,湖水之畔是連綿的野花和過膝的野草。
亂云飛渡,流水潺潺,“花來山里,影如池中”,阿爾卑斯山純凈如女孩海蒂的笑容……
爺爺便將此身付與此山中。
就像木心曾說的:“誰蒔的花服誰,那人卜居的丘壑有那人的風神,猶如衣裳具備襲者的性情。”
在海蒂的眼里,爺爺?shù)谋詰呛椭車娜f物一樣,簡單而自由的。
//
但,海蒂的到來還是讓爺爺像刺猬一樣抗拒著。他讓她“滾遠點”,“砰”地把門關上,表明他的態(tài)度。
海蒂只好打開了爺爺羊圈的門,和羊住在了一起。
第二天一早,爺爺將擠的第一碗羊奶遞給了海蒂。
但爺爺還是想把海蒂送到牧師那里,給她找個活干或者找個人家把她打發(fā)了。牧師告訴爺爺,在找到之前,他要和她生活在一起。
海蒂在牧羊人皮特嘴中聽到了一些謠傳,于是,就有這樣一段對話。
是不是皮特說了和我有關的事,然后你就這樣相信他了?
那他說的是真的嗎?
人們總愛說閑話,你必須決定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還是相信其他人說的話。
對話中“有關的事”是指殺人。想到幾天的相處,海蒂選擇了向前給爺爺一個信任的擁抱。
第二天,海蒂看到飯桌旁多了一把椅子,是爺爺親手為她做的,表示海蒂能留下來了。
海蒂和牧羊人皮特一起去放牧,為了不讓皮特鞭打調皮的山羊,她答應拿出一半的食物作為交換。
累了,就躺在草坪上看白云飄過,無憂無慮。
雪后的冬天,爺爺劃著雪橇帶海蒂下山去找皮特。海蒂看到皮特的奶奶無法看到外面的世界,也不能吃硬的食物。
便對爺爺說:所以,我們是幸運的,是嗎?
海蒂從小便經(jīng)受了一系列生活的變故,但她卻一直保管著一顆純然的內心,像阿爾卑斯山上流淌的水一樣沒有雜質。
爺爺內心的冰塊慢慢被融化,兩人的心開始不斷地靠近。
電影《海蒂和奶奶》中的阿爾卑斯山代表的是人性中最純粹的那一部分。
純凈、善良、真誠、勇敢的海蒂就如自然,就如阿爾卑斯山。只要有一線陽光,她就會生長,還隨時給身邊的人帶來溫暖和快樂。
//
“山上的孩子不用識字”,牧羊人皮特如是說。
山下的村民世世代代在此生活,他們辛勤地勞作,只是很少讀書,沒有能力去接受認知范圍以外的東西。所以,他們固守著道聽途說和已有的成見。
本來日子就夠苦了,改變又需要付出心力,他們寧愿不冒這個險,從對阿爾叔叔的態(tài)度中便能看出這一點。
那些固守的世俗,就像電影《肖申克的救贖》中的那個監(jiān)獄,你開始或許還想擺脫它,當你發(fā)現(xiàn)無力去改變時,你或許會適應它,甚至還會依賴它。
于是,他們不斷地把自己封閉起來,甘愿成為思想僵化的那一個。
最美的自然風光里,也會長出愚昧的靈魂。
此時的海蒂只意識到深山之中有最美的自然風景,卻沒有意識到書本之中有最美的思想風光。于是,電影中的第二個意象書本適時地出現(xiàn)了。
如果,阿爾卑斯山代表的是簡單和自由,那么,書本則代表著豐富與深刻。
而海蒂的讀書之旅卻緣于一場買賣。
為了賺得一筆酬金,姨媽回到了山里,將海蒂哄走,帶到車水馬龍的法蘭克福。
深山安靜、純樸、落后也誠懇,城市喧嘩、騷動、發(fā)達也等級。
海蒂被帶到城里一戶有教養(yǎng)的上流社會人家。在這里,她成為了富家小姐克拉拉的陪讀。
克拉拉自從母親過世后就生了病,從此無法站立行走,她的生活都在輪椅上度過。父親長期在外,生活中只有傭人和管家的克拉拉經(jīng)常悶悶不樂。
海蒂的到來,讓她恢復了一些生機。
來看望克拉拉的奶奶得知海蒂不愛讀書,就試著給她講故事,當海蒂對故事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時,奶奶告訴她,如果你想知道故事的結局,必須要學會讀書。
于是,海蒂開始學習讀書。
//
在許多人眼中,海蒂是幸運的。用皮特的話說,“聽說你住在了一個宮殿中”。可是,海蒂對城市生活并不喜歡。
呆板的用餐方式和各種規(guī)矩讓她感到窒息,她不能隨便拿食物吃,不準隨意和傭人說話;窗戶是緊閉的,窗外的樓房千篇一律;教條的教學讓她絲毫提不起興趣;她感受不到陽光的氣息和微風的吹拂,更看不到高山和藍天……
小海蒂拿著爺爺為他做的木雕,想念和爺爺在一起的日子。她想回到山上,像鷹一樣自由放飛。
對于她來說,生活的意義不是金碧輝煌的大房子,也不是優(yōu)雅規(guī)范的用餐禮儀,而是天空和飛鳥。
縱使克拉拉不舍,海蒂還是回到了阿爾卑斯山,回到了爺爺身邊……
在海蒂的邀請下,奶奶帶著克拉拉來到山上做客。
在阿爾卑斯山上,克拉拉看到了一種和城里完全不同的景象。
在海蒂的鼓勵下,克拉拉扔掉禮儀,跟海蒂一樣大口喝羊奶,用舌頭舔舐碗底殘留的羊奶,和海蒂一起上山放牧采花,無憂無慮地享受陽光的愛撫和蝴蝶的親吻……
在克拉拉的父親來到山上,罵罵咧咧地嫌棄著這個破地方時,女兒奇跡地站在了他的面前。
克拉拉的奶奶為海蒂帶來了一本無字的書,奶奶希望里面的故事由海蒂自己完成,海蒂有些遲疑。
“大家都笑我,因為我想寫故事”。
“那是因為大家知道的太少,而你看過更大的世界。如果你覺得這個世界有那些東西會讓你快樂,就去做,無論別人說什么”。
奶奶告訴她,如果你想做一件事情,就堅持下來,不要因為別人的想法而放棄。
每個人都值得有一件讓自己燃燒的事情。正如羅大佑所說的,這件事能讓一個人在四季的輪回中,保持著一份鮮活。
想起另一部兒童電影《蝴蝶》,里面有這樣一段對話,是女孩麗莎和爺爺朱利安之間的。
麗莎:什么是富有?
朱利安:富有就是做自己喜歡的事。
幸運的是,海蒂找到了。那是一個人不同于另一個人的地方,是一個人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