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容來自于黃有璨2017年初在上海的線下分享會,如果你是職場新人,在沒人帶的情況下,能否按黃有璨的方法自己成長?)
關于對新人的培養
這個方法就是如何很快的在1到2個月里讓一個實習生突破一個門檻,迅速地上一個臺階,自己能夠做成一件事情。這件事是怎么做到的呢?我會跟大家分享一下。
一、我帶實習生的方法
一個實習生,當時入職的狀態是對互聯網一無所知,不知道什么叫用戶運營,什么是SEO,什么是大姨嗎(APP),這些都沒有聽說過。來了之后第一個月,我都讓她做些什么?
第一個月我不會要求她做產出,但我讓她做了這些事情。
(1)寫APP簡介
第一件事情就是讓她去一些APP商店去下載一些APP,去看一些有意思的APP。因為她來這里是做內容的,我就要求她看完之后就做一個簡單的APP介紹。我要求她一定要簡短介紹,在八百字以內,還有就是,要把那些亮點給突出來,并讓她找出哪些產品是吸引用戶的。這就是第一件事,每周讓她去寫3到4款APP的介紹。
(2)讓她去看我在三節課的一些課程
當她把這些課程看完之后,就讓她去做作業,我會給她做批改。然后,還有些課程,我們會讓她去用自己的視角轉述成一篇文章。這篇文章一定是可讀性很強的文章。
(3)給她一個具體的一個命題
她是做內容運營的,所以說我會給她一兩個內容平臺。當時讓她去了解一下知乎和微博,就是一篇文章發出來之后,文章在知乎和微博這個大生態里面,文章的整個分發的邏輯是怎么樣的。讓她去了解是什么原因會影響這篇文章的一個權重,什么原因會得到一個推薦。我是讓她去回答一篇文章怎么能夠得到一個更強的推薦,促進轉發量,迎來一個爆發。
第一就是讓吳越知道,內容在某個具體的生態中,整個傳播的過程是怎么樣的。第二,就是在這個轉播過程當中又有哪些變量和影響環節,她要去把過程當中的一些變量和影響因素鑒定出來。這事情她大概干了2到3個禮拜。2到3個禮拜之后,她會變成一個什么樣的情況?如果她是比較踏實的,按照我給出的去做。就足以能夠幫助她認識互聯網是什么,產品是什么,對互聯網建立起一個初步的認知。產品是什么?其實很多人對它都有不同的解釋。但是我覺得,產品無非就是一個橫向一個縱向。橫線叫做業務流程,縱向叫做信息架構。
我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什么叫做業務流程?我們每個人基本上都會定外賣,訂外賣基本上都有一個具體的操作流程。首先,你要去定位你所在的坐標,接著你要去選擇一個餐廳,進一步你要選擇菜品,再進一步就是下單。最后,就是外賣小哥把東西送上門來,這就是一個基本的業務流程。
業務流程之上是信息架構,就是在某一個業務環節,這個產品的信息我如何去組織?每個產品環節我如何去展現給用戶?目的是什么?產品就是一個導向。
對于一個實習生,你要給她一個什么樣的導向?我們在意的是什么內容?如何去分發和傳播?這就是一個流程。當你,搞定一個流程之后,知道一個理念之后,它會有哪些影響因素和要素?當你了解這些的時候,你基本上對一個產品都了解差不多了。這是頭2到3個禮拜要做的事情。
(4)做內容
在2到3周之后,我才讓她去做內容。要成為一個合格的內容運營者,對這個行業的熟悉度只是一個方面;另一方面,對內容還要有一定的敏感度。在她大致熟悉行業之后,我會定期地要求她去微博找一個互聯網方面比較熱門的一個話題,看她會怎么去收集?在這里,我會開放性的讓她去回答這個問題,然后再到我這邊來做個交流。
當她的回答跟我預想的有比較大的出入的時候,我會告訴她我的方案是什么。這樣一來一回,她會得到一個更深刻、更直觀的反饋。然后每隔一段時間,她會找5到10個這樣的熱門話題,結合三節課的課程和公眾號定位去策劃內容選題。這時候不要求她寫文章,而是讓她先做選題的事情,而且要把做出的每個選題的思路做個解釋,最后過來找我聊一下她的想法。這樣一來一回,1到2周之后,她就會對選題這件事比較有感覺了。如果前面這段時間鋪墊地比較扎實的話,那么后面就會走得非常順暢。
(5)選擇一個感興趣的話題寫文章
這時候,吳越已經可以試著去選擇一個感興趣的話題做文章了。在這個階段,她的文章里如果一些觀點和表達有問題,我就去幫她改,或者是給她分析一些不同的視角。這樣一來,她會對某一類產品的話題非常有感覺,對這個行業理解也會更深。那么你就可以很自然地在原有的基礎上蓋房子了。
大家可能會想聽一些對帶實習生這件事的一個結論性建議,所以下面我會給一些建議。
二、我帶實習生的總結
任何的實習生(除非這個實習生非常牛逼,能夠獨立的對一些事情負責),不管她天賦和基礎功再好,我建議在最開始的兩到三周,給她更多的耐心,不要要求她有產出。而是給到她一些SOP,讓她做一些特別明確的事情,比如我給吳越的任務就是,選取市場上的某些產品,并對這些產品做個簡單的介紹。
如果她對于SOP這部分執行得非常不錯了,那么,接下來你就要給她一些探索的空間。這些探索是要她給出答案的,這些回答是跟她將來在職場發展中所需的核心能力息息相關的。如果她能夠將這兩件事情給做扎實了,再加上你能夠給她做一些指導的話。那么你在2到3個月里面也能夠帶出一些很好用的實習生。
還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每隔1到2個月,去跟團隊里每一名小伙伴去review一遍,跟小伙伴們聊聊他們這段時間都在做什么事,遇到哪些難題感覺繞不過去?你就把這些事跟她都聊一遍,并給出一些建議,這些建議對他們是非常有價值的。比如我會對吳越、曉萌她們提出我的建議,每到某個階段,我會針對性的提出一些我的建議,建議吳越和曉萌有針對性的去做某一類型的內容,這一類型的內容一定是她擅長的,而不是什么內容都做,做雜了,也就容易做砸了。這種有針對性的建議,能真正地幫到她們,能讓實習生快速地成長起來。
所以說我們可能要花1到2個月的時間讓她們融入公司,這期間,當她們做得好的時候,我們一定要發自內心地去贊美她們,發自內心的給她們一些反饋。
以上第一部分便是我關于帶新人方面的一些個人建議,僅供大家參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