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哈姆雷特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好久沒有字斟句酌地讀書了,知道讀書會的主題開始拿起哈姆雷特,真是不得不全神貫注才能領略妙處,一周不過讀了少半,經(jīng)典的魅力之一吧。

分享幾個于我有感的小點。

首先是方圓老師提到的雞湯片段,那是我讀本書第一個入戲的部分。衣著宜富麗,但是不要奇裝異服,因為一個人的著裝可以顯出他的人格。假使早二十年看到這句話,我可能不會為了如何穿著煩惱那么久,而且,允許我為二十年前的自己臉紅一下。但是,人對自己不確定的時候,衣服容易穿的走偏,這話在我身上很適用。再來,忽然聯(lián)想到咱們老祖宗的一句話,丑人多作怪,似乎有異曲同工之妙。

波洛涅斯為了兒子分付下人探聽情況的一段話,簡直像是職場獵頭顧問,或者了解陌生人的一種手段,再抑或姑娘小伙缺乏了解不妨一試?

莎翁不愧大師,短短兩段引得人腦洞大開,今晚的兩位音樂大師的作品也精彩紛呈。其他部分咱作為菜鳥級稱不上樂迷的不敢妄加評論,就斗膽說一點點關于愛情部分的感受。柴可夫斯基,旋律大師,這一部分的曲調美輪美奐,聽來意蘊悠長,真如繞梁三日。個人感受更深的卻在肖斯塔克維奇,也許是先入為主,也許是有對比的樂式更打動我心,我不能像柴可夫斯基的曲子那樣幾乎入耳就想哼唱,如同老相識,可是,我能在樂曲中看到鮮花含苞待放,緩緩盛開,能體會到奧菲利亞疼惜哈姆雷特,待要證明愛意卻無門的傷懷,那樂曲像似伸非伸的兩雙手,奧菲利亞與哈姆雷特,他們要觸碰到彼此的臉頰了,要安慰到彼此了,可是終究無法成功。

散場時朋友們討論,to be or not to be怎么翻譯?盡管從讀本書的第一天起,我就在想這個問題,目前我依然沒有答案。不定等我閱歷更豐厚之后,再來思考這個主題。不管怎樣,這文章也算為to be努力一次。夜深了,大家晚安。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這個莎士比亞400周年的NTLive系列,完全是我兩個月前的意外發(fā)現(xiàn)。清明假期,散步時剛好路過了天津大劇院,就刻意...
    李澤賢閱讀 5,225評論 3 7
  • 我喜歡,下雨的江湖 魚群吹出好多的蘑菇 一個給秋天的孩子 一個給深林的女人 一個漂泊不定 一個下落不明 你在云上釣...
    楚三鞭閱讀 129評論 0 2
  • 有些考生不知道考試的時候應該要帶哪些物品,考試到底是怎樣的流程。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 1.必帶物品 身份證 (準考...
    傲冰蘭閱讀 4,111評論 6 51
  • 1 身份證 2 調座椅 安全帶 燈光模擬 3 一踩離合 二掛一檔 三左轉向燈 四按喇叭 五拉下手剎 看左右鏡子 4...
    MynameisCarol閱讀 158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