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孩子參加了學校組織的CCTV希望之星英語比賽,在海選的最初階段按照兩個題目進行準備My best friend還有My favorite OLympic star。一開始特別認真的準備了第二個題目,因為曾給孩子買了一本介紹奧運會冠軍徐莉佳的帆船手繪本,孩子覺得很有意思,結果可能因為編排的有些復雜,老師估計也沒能聽懂孩子說的,當時就被淘汰。但是事情發生了大反轉,因為有復活賽。我們就接著參加了復活賽。為了準備這個比賽,又重新編寫了一次演講稿。稿子改了一個周,孩子為此還不高興。結果就通過了,我們都很開心。孩子可以繼續比賽參加初賽了。
初賽的時候辦理手續時,還收取了比較高的資料費,那個時候已經感覺有些不對勁。說是要讀50篇文章,我們的時間不太夠用,差不多才讀了一半。好在考試的時候只讀了第一篇文章,還只讓讀了一半,才藝展示的也是展示了一半。也是直接通過可以參加復賽。我們感覺他們可能是為了讓孩子報班,參加他們的輔導和培訓,因為一直有這種暗示和指向,還發了很多這方面的培訓資料給我們。感覺非常不好。
本以為這樣的活動可以促進孩子的上進心,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但有可能這只是單方面成為家長的一廂情愿。為什么這么大型的活動最終的目的是指向這個地步,而不從孩子的角度想想,為家長想想,全都是為了自己的目的。這樣的活動辦好了的話,家長也是非常認可的,作為一個老品牌,將會是多好的一個思路。但是恰恰就不這樣想,就非要為了掙錢。真的是讓人心寒,令人反感。所以不吐不快,同時也希望他們能有所轉變。因此,下一步的活動頂多參加到復賽,不再會在此浪費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