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又在電視上看到哈爾濱冰雪節,回憶再次把我帶到那個美麗的冰雪之都。2007年12月底我來到哈爾濱參加中國廣播電視學術年會。作為一個廣東人第一次來到這么冷的地方,去前我還挺擔心的,零下十幾度可怎么活呀?(最低氣溫曾達零下52.3℃)沒想到寒冬季節的北方室內因為有暖氣,其實比冬季南方室內還暖和。每年的1月5日是哈爾濱國際冰雪節,但其活動實際上持續到幾乎整個冬季。自1985年1月5日創辦以來,中國哈爾濱國際冰雪節與日本札幌雪節、加拿大魁北克冬季狂歡節和挪威滑雪節并成世界四大冰雪節。
我對于哈爾濱的第一個認知就是源自上世紀八十年代的一首名曲,鄭緒嵐演唱的《太陽島上》。沒想到我就住在太陽島上,晚上看冰燈,白天看雪雕。冰雕和冰燈對哈爾濱人來說并不陌生。早在新中國成立以前,就有人利用松花江天然冰為俄國僑民中的基督教徒雕刻過十字架或耶穌像,供祭祈使用。20世紀80年代初哈爾濱冰燈已揚名四海、觀者如云,群眾性的滑冰、打冰橇、乘冰帆等冰上運動及冬泳也為哈爾濱之冬增加了活力。我不僅在極地館里呆了一下,還在冰床上躺了一會兒,體驗冰天凍地的感覺。我對哈爾濱的第二個認知就是王剛演繹的電視劇《夜幕下的哈爾濱》,晚上我和幾個參會朋友來到一家俄羅斯酒吧,服務員是一些金發碧眼的俄羅斯姑娘,同行一哥們看的眼都直了。
作為哈爾濱國際冰雪節的重頭戲之一,哈爾濱太陽島國際雪雕藝術博覽會,由于每年雪博會的展出周期長(60-70天),質量高,內容新,規模大,趣味強,所以號稱“世界上最大的冰雪狂歡嘉年華”。盡管我到的時候還沒有下雪,但用人工造雪哈爾濱人已經做起了風格不同、形態各異的雪雕。我的紅色羽絨服在白雪中格外搶眼,我還拉了美女博士李嵐當模特,拍了一幅她也特別滿意的女神圖。哈爾濱也是我國冰雪體育運動最好的地方,可惜由于時間緊迫,未能好好玩一下。
哈爾濱是一座很洋氣的北方城市,有“東方小巴黎”、“東方莫斯科”之稱。盡管室外很冷,呆半小時就受不了。但我還是在哈爾濱電臺和黑龍江電臺兩位朋友陪同下,逛了一下被譽為建筑藝術博物館的哈爾濱中央大街。哈爾濱中央大街建有歐式及仿歐式建筑71棟,并匯集了文藝復興、巴洛克、折衷主義及現代多種風格市級保護建筑13棟,是國內罕見的一條建筑藝術長廊。2008年3月,哈爾濱中央大街被聯合國授予“聯合國建筑成就獎”。我還參觀了沙俄建的遠東地區最大的東正教堂——圣·索菲亞教堂。十九世紀末開始,沙俄開始在北滿修建中東鐵路并向鐵路樞紐哈爾濱移民。1918年,俄國爆發十月革命,大批沙俄軍人、貴族和平民(又稱白俄)避難至哈爾濱,使哈爾濱成為俄國境外最大的俄國人聚居地,爾后在此留下了大量建筑與文化。
由于時間緊,加上我的數碼相機沒電,未能拍下更多的照片。遺憾的是哈爾濱這些天一直沒有下雪,而當我踏上回程趕往機場時,開始下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