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讀了一本小說,是一部令整個法國為之動容的溫情療愈小說。這本書名人推薦挺多,尤其是在臺灣地區,在亞馬遜的推薦書單也挺靠前,但是吸引我的地方就是書名,影子?如何偷?偷了何用?
在開始寫這篇讀后感的時候,我突然發現我不知道主人公的名字,當即懊惱自己讀書的不認真,還好經過查詢后確實是沒用。
小說的主人公是一個瘦瘦小小,上學很早并且正面臨轉學的男孩,對即將在這個外省的小城里生活充滿了憂傷,可是這點兒憂傷父母并沒在意,只是告訴他“一切”都會過去……作為全年級最小的孩子,總是被大些的同學欺負,要負責所有的活,尤其是還要被一些“惡霸”同學欺凌!突然有一天,他突然發現自己有了超能力:偷別人的影子,并且與影子對話,了解別人不想訴說的秘密,也是這個發現開始了他不一樣的人生。
在書的開頭,我滿腦子都是關于提前上學的問題,如很多家長一樣,父母是很得意于孩子提前上學的。總是在一年的某個時段,醫院里會出現很多要提前生產的孕婦,因為就這幾天能提前一年上學。而前些年,入學政策不那么嚴格的時候,很多家長會用各種辦法讓孩子提前上學。首先不談時間劃分是否公平,看了這本書中主人公對早上學的困擾,也許會有不一樣的想法。當然,我的孩子是三月的,本身就不用糾結。
書里的內容挺多,我找幾個印象深刻并對自己有意義的幾點探討一下:
1、關于家庭
主人公有很愛他的父母,可是父母卻不再有愛,生活在單親家庭的他很幸運,媽媽全心全意愛他并且給以充分自由,只是因為對丈夫的出軌無法釋懷(其實是因為對丈夫深深的愛),而隱瞞了父親對孩子的關愛,導致孩子一度以為父親不夠愛他。雖然在愛的環境下,主人公健康的成長著,但是總是缺少一份愛。無意中從媽媽的影子那里知道父親是愛自己的,讓他不再怪父親,總是為父親不聯系自己找理由,但是時間長了,次數多了,總是懷疑自己的理由。直到母親過世把父親給的信物歸原主才知道父親為什么從不想自己。
重新尋找幸福的夫妻要如何讓孩子真正健康成長,絕對是一門學問,我沒有面臨過這種處境(也不想面臨)還真不能發表言論,畢竟有站著說話不腰疼之嫌。
2、關于夢想
好朋友呂克,作為一個面包師的傳承人,他的夢想是成為醫生,并且他對自然科學很感興趣。可惜命運弄人,最后主人公醫學院畢業成了一名實習醫生,而旅客,只能做一名面包師,因為他的父親需要他,他的家庭需要他。主人公看到呂克很苦惱,但是無法去說服父親追求夢想,找機會跟呂克聊了聊,最終呂克開始了醫學院的學習。可惜,夢想與現實總是有差距,經歷之后呂克突然發現,自己并沒有做醫生的天賦,反而是做面包更得心應手。當然,醫學院的學習生涯也有收獲,首先讓他知道了自己適合做什么,同時也找到了愛情-主人公的前女友。
一直說要堅持夢想,但是真心覺得呂克的放棄是明智的,如果他不去醫學院肯定會抱憾終生,在面包房里郁郁寡歡。趁著年輕,讓人生試錯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3、關于愛情
主人公的愛情發生的挺早,一共經歷了三段。
第一個是伊麗莎白,其實我一直認為這個不算愛情,但確實是他的情竇初開,記憶深刻。不過一開始伊麗莎白可看不上這個瘦小的男孩,當她和情敵牽手時,主人公的小心臟碎了一地。不過當主人公成為班長之后,還真跟伊麗莎白有了一段情,可惜這個時候的感情已經讓他少了那份激動。
第二個是克蕾兒,去海邊度假時邂逅的一個聾啞女孩,其實她并不是生理上的聾啞。十天的假期很短,但是他們很投機,于是相約一年后再相聚,可惜這幾乎成為永別…克蕾兒等了四年,傷心的放棄,但是在大提琴中找回了正常生活,并且取得了成就。
第三個是蘇菲,從朋友到戀人,主人公不知道過渡的細節跟原因,跟著感覺走。這一點讓蘇菲很痛苦,但是用情頗深,難以自拔。看完書后回想,似乎主人公錯把友情當愛情,以為對朋友的關心是因為愛情的滋生,可惜傷害了一個好姑娘啊!最終好姑娘跟最好的朋友牽手,失落中應該更多的是欣慰。不過我更佩服的是他們的心大,能如此平靜的繼續相處。
最終主人公和克蕾兒的牽手很突然,不過也對找回這份純真愛情深感欣慰,影子親吻影子,給了主人公示范及勇氣,在愛情里,勇氣和主動是多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