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徹底自由和解放,是人類共同的理想和奮斗目標。珍惜人生、熱愛祖國、胸懷人類、放眼宇宙、真誠奉獻、“無我”無私,才能真正實現人生的價值,也才能獲得身心的徹底自由和解放。
直面現實,人類的思維需要拓展,對宇宙本質及其物質存在形態(包括人自身)的認識需要深化,現代科學與哲學需要突破和完善。
縱觀當今世界,人類在面臨日益嚴重的生態環境危機的同時,也正面臨著一次自身的質的突變。我們應當清醒地意識到這一必將到來的偉大歷史性超越,并做好充分的思想和精神準備。
從人的生存和世代繁衍與萬事萬物的運動變化來說,宇宙是無限的,事物是不斷發展的,認識是無止境的。宇宙萬事萬物都處在“質量互變”“否定之否定”的開放螺旋式自然循環運動過程之中,人自身也不例外。“否定之否定”實質是繼承基礎上的發展,是量變到質變的飛躍,是因果循環的作用,是統一基礎上的辯證和辯證基礎上的統一,這是真理自然存在和一般情況下人們對真理認識的相對性決定的。真理是有維層的,不同維層有不同維層的相對真理,無數相對真理的總和構成了絕對真理。維層越高,能量越大。大道自然,大道無形,本質全維。真空不空,一切盡在真空中。宇宙本質和規律無形,卻能發起功能調控事物。宇宙中沒有無規律的事物,也沒有事物不受規律的制約和規定。而人們對事物本質和規律的認識一般只能是一定時空點上的認識,隨著時間的推移、條件的變化以及人們對事物更全面、更深入、更本質的認識與把握,必將在認識和實踐的循環往復中達到由量變到質變、由低級到高級的飛躍,使人們對宇宙真理(本質和規律)的認識普遍升華。
俯視人生、宇宙,我們應當樹立起全面正確的宇宙觀、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時空觀和發展觀,應當具有人自身本應具有的宏大氣度和寬廣胸懷,運用系統開放、自然發展和實事求是的觀點,以及通過實踐檢驗認識是否真理的觀點,來正確對待新人學這一新生事物——認識本質、掌握規律,深入實踐、促其發展;正確對待開放、發展的馬克思主義和新的科學方法論——把握精髓、指導實踐、不斷完善;正確對待現代科技的發展和對傳統思想文化的再發掘——剔除糟粕、吸取精華,弘揚人類文明、造福人類社會;全面正確認識并解決好當代人類共同面臨的宇宙人生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為人類自身的生存與發展以及身心的徹底自由和解放,為人類從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的過渡,做出與我們中華民族悠久文明歷史相稱的偉大貢獻。
中國是人類未來的希望!
人類美好的未來終將屬于全人類!
?
注釋
[1][2]詳見郭同旭:《嚴新在北美——世界的震蕩》[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3年3月第一版,第267-268頁。
[3]詳見〔英〕史蒂芬·霍金:《時間簡史——從大爆炸到黑洞》[M],許明賢、吳忠超(譯),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年4月第一版,第152、156頁。
[4]詳見〔英〕羅杰·彭羅斯:《皇帝新腦——有關電腦、人腦及物理定律》[M],許明賢、吳忠超(譯),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年3月第一版,第516、408頁。
[5][7][8][32][34][45][56][57][58][59][60][61][63]《現代科學技術基礎知識》(干部選讀)[B],北京:科學出版社、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4年3月第一版,第395、426、424-430、124、71、141、86、39、126、122、126、144、44頁。
[6][12][31][46]《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年3月版,第94、382、388、379頁。
[9][15]《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版,第517-518、554頁。
[10][41]《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21、866-867頁。
[11]《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9月第一版,第669頁注(63)。
[13][27][37][38]《毛澤東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二版,第309、318、330、308頁。
[14]《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頁。
[16]《列寧全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年9月版,第181頁。
[17]陳信主編:《史實覓真——人類正在探索另一個宇宙》[B] ,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1990年4月第一版。
[18]詳見《自然的簫聲》[B],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1年4月第一版,第22、91頁。
[19]《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73頁。
[20][22][24][25][28]《毛澤東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二版,第295、291、295-296頁。
[2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年5月版,第218頁。
[23][62]《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10月版,第291、274頁。
[26]詳見〔俄〕列寧:《哲學筆記》[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78頁。
[29]《習近平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N],北京:新華社,2016年5月18日電。
[30]以英國生物學家查爾斯·羅伯特·達爾文(Charles Robert Darwin)(1809.2.12?1882.4.19)為奠基人。1859年11月24日其《物種起源》著作由倫敦的約翰·默里(John Murray)出版社出版,從而確立了“物種逐漸變化”的思想,創立了自然選擇為基礎的進化學說。
[33]《列寧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28頁。
[35]詳見〔美〕李政道:“物理學的未來——從基本粒子到宇宙學”《中國科學報》第1版[N],北京:中國科學報社,1997年9月3日。
[36]詳見〔英〕史蒂芬·霍金:《時間簡史——從大爆炸到黑洞》[M],許明賢、吳忠超(譯),長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96年4月第一版,第160頁。
[39]2013年3月14日,歐洲核子研究組織正式宣布發現了與其他粒子相互作用賦予這些粒子質量的希格斯玻色子,并且證明了希格斯場的存在。這一發現被認為是物理學史上的一個重大突破,也為希格斯和恩格勒特贏得了諾貝爾獎。
希格斯玻色子也被稱作“上帝粒子”,它與其他粒子相互作用賦予這些粒子質量,而其自身自旋為零的特性說明:表象世界所有顯現的事物都是暫時的幻化,宇宙本質是能量守恒的空性光明;宇宙無限,無始無終。
[40]《列寧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17頁。
[42][43]詳見《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卷1:CBETA 2024.R2, T08, no. 235, p. 749a24-25。《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卷1:CBETA 2024.R2, T08, no. 251, p. 848c7-9。
[44][48][54][55]詳見老子:《道德經》,寧志新主編:《道教十三經》(上)[B],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4、22、15 、56、60、22、35頁。
[47]詳見“朊病毒挑戰‘圣經’”《新華文摘》1998*5?[總第233期][J],北京:新華文摘雜志社,第169-170頁。
美國青年學者、神經病學家斯坦利·普魯西內爾發現的一種全新的致病因子,命名為Prion,音譯為“潑利昂”,中文意譯為“朊病毒”。普魯西內爾因此榮獲1997年諾貝爾醫學獎。
朊病毒是“一類沒有DNA和RNA,小得連電子顯微鏡也看不見的生命物,它廣泛存在于人類體內和周圍的生物體內,具有較強的傳染性,可以引發多種致死性神經系統疾病”。
“朊病毒在正常情況下是以無害的細胞蛋白質的形式存在,但它具有把自己的結構改變成有害粒子的能力,從而導致人類和動物患有許多種與癡呆有關的致病性腦病”。
“原來,自人類誕生之日起,伴生于體內的朊病毒一直是造成自身諸多疑難疾病的重要原因”。
“普魯西內爾的發現似乎說明,世界上存在著沒DNA和RNA也可以繁殖、遺傳的生命體”。
“瑞典卡羅林醫學嘉獎辭中指出:‘朊病毒是一種全新類型的致病因子…… ’”。
“目前的研究已經表明,由朊病毒引發的一大類疾病不僅疑難而多見,還可稱為‘人類最后的疾病’。對它的探明和征服將會迎來‘人盡天年’的時代”。
[49]我執:將人體自我和自己的想法執著為真實存在。
法執:以人自身及感覺和表象的外物為真實的存在。
無我:“我”“法”兩空,是體悟和證到了“我”與各種感覺和外物的暫時存在根本上的不真實性,本質“解蔽”、了悟“我”與萬物本質上同一的人生狀態。
[50]永恒:是體悟和證到了“我”“法”兩空、本自“無我無物”的“無生法忍”,是個體人的本質與宇宙本質合一的“無我”無私狀態;是智慧徹底顯發的大徹大悟、大覺大慧的徹底自由和解放的境界。
[51]在佛法修行中分為大乘和小乘。小乘是“自了”為主,修行的最高目標是自我解脫。“阿羅漢”是修行中達到小乘最高境界,了斷人生煩惱,已經獲得現世人生自我解脫的人。但因其智慧未達到圓融無礙的境地,所以尚不徹底、不圓滿。
[52]菩薩:是大乘佛法修行中求證與佛(宇宙本質) 同一,欲獲得圓融無礙正遍知智慧,自身獲得徹底自由和解放,并立大志發愿、行愿濟世活人,度化、解脫眾生的人。即“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人。
佛:在根本上就是指宇宙本質(佛家所指的“法身”“真如”“自性”“空”,道家所指的“道”,基督教的“上帝”和伊斯蘭教的“主”)。落實到人生層面,就是諸菩薩的帶頭人,是宇宙中眾生的導師,是已經徹底覺悟,證入宇宙本質,始終處于天人合一狀態,通透宇宙真相和人生真諦,大徹大悟、大覺大慧,已獲得徹底自由和解放的人。
羅漢、菩薩、佛,實質都是對宇宙人生覺悟程度不同的人的稱謂,相當于比較高級的學位、職稱或職位。
[53]佛家將宇宙分為三界,即欲界、色界和無色界,認為三界中都有不同形態生命存在。“天人師”即三界眾生的導師,亦即宇宙各個維層中所有生命的導師,也就是徹底體悟和證到了宇宙本質,具有度化三界眾生能力的人,也就是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