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終于如愿約見了在行行家葛老師。剛到約定的地點,葛老師已經到了。中年年紀,中等身材,卻有一雙銳利的眼睛,仿佛立馬把我看透。這大概是多年從事獵聘工作,在面人無數后形成的專業能力。
落座后,立馬開門見山要我先介紹自己。然后一針見血地指出我的兩個問題。1、沒有很好的職業規劃。2、我的市場價值是被低估的。盡管自己也認識到這兩個問題,但經由別人的口中得知,還是有一番觸動。這也是為什么要約見葛老師,想要突破的自己的底層原因。我很明白,當受困時,當無力解決時,最好的方法是找外援而不是死磕自己。高人的點撥或是觸發,都是解決問題的好開端。就如今天和葛老師的約見,盡管沒有實際的方法論,但在思維上還是產生極大的觸動。
1. 轉型前,先想好自己要去哪
現在的我面臨職業轉型的困擾,尤其是轉去哪里以及如何去轉的問題。葛老師分享了幾個案例。印象最深的是一位跟我一樣的職場媽媽,從企業內的培訓師轉到知識付費社群運營的自由創業者,年收入翻了3-4倍。當然這個過程也不是一步到位,也有中間的曲折摸索,但最后是越來越明晰地找到理想職業。現在的我猶如兩年前的她,開始了轉型之路。但關鍵的關鍵是要先認識自己,想清楚未來要去哪。時間很寶貴,人生很短暫。正如葛老師所說,把有限的光陰投資在喜愛的、有價值、還順便把錢賺了的事情上。
2. 打破思維的邊界,未來有無限的可能性
面對不斷提速的互聯網時代,我們很迷茫也很焦慮。究其原因,我們的思維已經跟不上時代的節奏。如何淡定從容地主動選擇機會,先得打破固有的思維邊界,這樣目光所觸才有無限的可能性。葛老師分享了幾個非常有意思的案例,包括傳統的產品如何轉型成擁有無限潛力的數據公司,還有從線上到線上的知識付費的價值,人人IP的可能性等等。就我個人而言,結合自身的資源,葛老師也給了我針對性的建議,還愿意給我嫁接資源,非常受用。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未來的我,相信會有無限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