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張宗超
與讀者書:
人生沒有標準答案,比我說的更重要的是你的思考。
2013年以來,每年的這幾天我都特別的忙,其中一個原因是我會進行免費的志愿填報指導。
今年,我原本是計劃進行面對面的指導的,后來實在忙不過來就放棄了。可昨天開始陸續有畢業生咨詢,我覺得還是有必要做點什么。
就高考志愿填報指導來說,如果沒有客觀的測評,只是單純的以分數、興趣愛好來指導,結果也只能是一個非??陀^的參考。我高中畢業時,在方面也下了不少功夫,花錢做了測評,還有老師面對面指導,最后錄取的專業還不錯。
這些年來,我陸續還了解并進一步的學習了人生規劃、考研規劃等知識,幫助過一批人不斷的成長。今天想聊聊我對志愿填報的幾點建議。
正式聊之前我先插一句,很多畢業生喜歡談成績,我潑盆冷水——成績已經不是最重要的,成績好不代表未來一定牛逼,成績差也不代表就沒有機會逆襲。成績不是你自卑和傲嬌的資本,最關鍵的是利用好你的分數,填報好志愿這才是王道。
1.志愿填報側重考慮的是個人未來職業發展
我原來也喜歡大談特談興趣這個話題,可后來我發現一個比較尷尬的問題——絕大部分畢業生并不知道自己喜歡什么。
這時候怎么辦呢?側重考慮未來職業,不同的專業,隨便一搜,基本就能了解其未來的就業方向。雖然不是每個人都能看到不同職業的真相,但至少我們都知道教師這個職業的大概工作內容,也大概知道醫生會在什么地方上班等,這便是其中的一個參考方面。
在志愿填報過程中沒有幾個比較嚴重的誤區需要注意:
首先,志愿填報時必須要考慮個人情況的,而不能單純以分數來定位。
昨天有同學向我咨詢哪些專業比較好報,不用考慮個人的?如此說來,這個問題的答案就是每個專業都好報。這可不是忽悠,這可謂很無語的問題和答案了。
要明白一點,志愿填報之所以難就難在需要求同存異,需要考慮個人的情況,所以我前文才說,沒有更多信息,我能提供的也只是非??陀^的參考建議。
雖然高中時都坐在同一間教室,可上了大學就不一樣,物理好的、自己學的也不錯的,會偏向于考慮物理方面的專業,喜歡英語的也是如此,這就是其中一個特點。我高中時就是一個比較安靜的人,可自從上了大學后,我變成了經常到講臺各種分享的人。
其次,熱門專業不直接等于好,冷門專業也不直接等于不好。
很多人在考慮專業的時候,切忌過分考慮專業冷熱,冷門和熱門專業是數量上的差別,而非質量上的差別。我剛上大學時,聽說我的專業是過去一年就業率最高的,可謂熱門專業了吧?可到我畢業時,就業率明顯就差了不少。
如果在填報志愿時,過分考慮專業的冷熱而忽略了個人的情況,這是很糟糕的一件事。
正確的做法是先去網上查該專業的培養模式、需要學科的專業科目以及就業方向等,這些一般在網上都能查,了解之后,再做決定。需要插一句,還會有同學說,網上的信息都是假的,不愿意查。
拜托,你即將是一枚大學新生,學會甄別信息好不好?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是假的。何況大學的學習也不像高中一樣,喂啥吃啥,你還要學著去“找食”。
最后,正確面對親朋好友的建議。
有不少同學說,我喜歡某某專業,可爸媽非說要我學醫、要我當老師,我該怎么辦?這是很多畢業生都會面臨的一個考驗。
我的建議是折中考慮,什么意思呢?就是不能一味的逆反,不能一味的覺得親戚朋友的建議就是不好的,就是自我的。假如你喜歡當老師,親戚朋友也建議讀師范,難道就真的不報嗎?肯定吃虧的是自己。
如果親戚朋友建議的專業的確不是自己喜歡的,要學會捍衛自己的選擇,側重考慮自己中意的專業。除非你的確什么都不知道,讀書讀到自己喜歡什么都不知道,那就另當別論了。
2.城市、院校、專業的重要性該怎么考慮?
有的建議,有的覺得專業比較重要,然后是學校,再次是城市;有的建議城市比較重要,其次是學校,再次是專業。
這兩種建議哪種才正確呢?我的答案是兩個都正確。差別在于,如果你是一個技能性的人,也就是你會比較重視你的專業技能,專業肯定要比城市、學校重要,而且專業技能就是長在你身上的東西,很有可能是一輩子的飯碗,這里還需要考慮的是學校的專業競爭力,也就是該專業在學校的辦學實力。
如果你像我一樣,喜歡到處走走,喜歡折騰,不喜歡穩定的工作,其實專業明顯就沒有城市要重要。因為不同的城市對個人的眼界、見識、接觸的人等方面的影響是非同一般的,而且好的城市的發展機會、獲取的信息都不一樣。
學校如何考慮呢?除了考慮辦學實力之外(辦學實力方面,最客觀的就是往年錄取分數),還要考慮學校的學習資源,比如,有的學校動不動就有各種各樣的講座和學習課堂,而有的學校就不是特別注重課外的綜合素質培養,這一點可以從官網看得到一些相關的報道,最靠譜的是問該校的學長學姐。
另一個隱在的可能就是有不少的人,畢業之后所從事的工作和自己的專業并沒有半毛錢的關系。
對于城市、院校、專業的重要性考慮,其中一個標準就是,如果你看中專業技能,專業會比較重要。當然,如果能在好的城市、好的學校、學習好的專業肯定是最好的。
3.不要僅是為了個人情感而去一所學校。
有的同學會因為某個明星在某個城市,就只報這個城市的學校和專業,有的人因為喜歡的人而選擇了某個學校,實際上這都是不明智的。
上大學是為了學習知識,為了未來就業打基礎的,不是為了滿足某方面的特殊情感而貿然選擇。
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上大學之后,你會有更多的時間去到不一樣的城市,但學習就不同。你喜歡誰,想去那個城市,時間是可以安排的。
4.在咨詢任何問題的時候,請學會保持自己的思考,先有自己的答案。
有不少的同學在咨詢的時候,一上來就問,我這個成績能報啥?要不給推薦兩所學校唄?更有甚至直接問,你覺得我應該讀什么專業?這是典型的缺乏思考的表現。
我剛剛也說了,志愿填報是需要考慮個人的特點的,這也就意味著,我不可能只是單純的憑分數來決定,除非我是忽悠你。推薦學校這個還稍能理解,不過再反過來思考,也好不到哪兒去,我喜歡的城市你未必喜歡,我喜歡的學校,你未必中意不是?否則,咱也不用著急了,想談戀愛,只需要別人一推薦就能成。至于專業,這是很讓人發狂的,推薦專業,這就好比你喜歡蘿卜,我非說青菜好,最后我沒事,你會好過嗎?
最好的方式就是附上自己的思考,比如你想選哪些學校?哪些專業?這樣的選擇,對你來說,有什么樣的利弊和影響?你說的越細,我給的建議也就會越有參考價值。畢竟,同是感冒,也有不同的病因,不了解具體原因,效果肯定沒那么好。
高中的學習是由固定的解題思路和標準答案的,可滿滿的你就會發現,生活沒有固定的解題思路,也沒有標準答案。輕易給你答案的人,未必就真的是對你好。
志愿填報我就談這么幾個點,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就好。
明天談談填報志愿后的一些困惑和焦慮問題的解法。
文 | 張宗超
愛讀書|愛寫作|愛學習|愛思考
寫人生規劃|職場|自我成長的年青作者
志愿填報咨詢微信 | 1207910681QQ | 2174314722
志愿填報咨詢微信 | 1207910681QQ | 2174314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