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過年來,北京的空氣質量明顯提升,藍天+白云的畫面多一些,畢竟讓人心情舒暢。
IT廠商們也是同樣,把云當作新一年的重點。
據筆者所知,除了已經在中國市場做大的阿里云新的一年會把重心更多放在行業市場和海外市場之外,原來在云業務策略上面相對柔和的SAP、華為、用友等企業級核心產品及解決方案提供商,今年都已經開始把云業務的發展當成公司發展的重中之重。
關于SAP的云業務布局,筆者在上周的《科技看門道》中已經做了解讀,華為云預計在3月中會有更多曝光。本文的討論重點將集中在用友云業務的發展規劃上面。
1
用友云BG橫空出世
事實上,用友在年初的用友伙伴大會上,就已經宣布了組織架構的改組,單獨成立了用友云事業群(用友云BG)。用友網絡執行副總裁謝志華出任云BG總裁,原天貓技術架構委員會核心架構師、資深技術專家程操紅出任用友網絡CTO兼云平臺事業部總經理,原用友網絡副總裁兼NC產品總監劉劍鋒出任用友網絡云產品管理部總經理兼HR與采購云事業部總經理,原用友優普副總裁傅毅出任用友網絡云市場事業部總經理,原用友優普生態與戰略合作部總經理傅強出任用友網絡云業務發展部總經理。
從業務單元上,用友云BG整合了原先散落在用友網絡、用友優普等各個事業群組的云業務——把iuap平臺、友報賬、友人才、超客營銷、友空間、U商城、U訂貨、U會員、電商通、薪福社、用友嘟嘟、電子發票等,重新組合為:iuap云平臺(含云表單、云打印、云審批、有信、友企連、即時通訊等)及5大云應用領域,包括社交與協同辦公云(友空間、嘟嘟)、財務云(友報賬、用友電子發票)、營銷云(電商通、超客營銷、U訂貨、U商城、U會員等)、采購云(友云采)、人力云(友人才、薪福社)。
“從財務軟件到ERP,再到今天的用友云,云服務已經成為用友公司發展的第三個階段,同時也是公司產品形態的第三個階段。用友現在最核心的事情就是做用友云,因為公有云是未來長期唯一的方向。”依照用友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執行總裁陳強兵的表述,用友云已經成為用友的戰略重點,用友認為未來所有企業的應用都會放在公有云平臺之上,而目前的私有云、混合云只是過渡。
2
從分散到聚合
用友的這一言論,最早出自于用友網絡董事長兼CEO王文京在去年12月中的創業黑馬社群大會上。在筆者看來,也正是基于王文京與用友廣泛企業客戶群關于云計算的探討及對產業的深入洞察,得出公有云未來將一統天下的結論,用友云也自然成為當前企業互聯網戰略的核心。
換句話說,用友認為,之所以目前很多企業還要選擇私有云或者混合云服務,是因為今天針對企業的公有云上的服務還沒有那么多。也就是說,企業公有云應用服務領域,還有大量的市場需求沒有被開發出來——這些市場需求,就是用友發展的契機所在,因此用友要揚鞭快馬,加速推進云業務。
云業務實際上如本文開篇所述,無論是用友還是SAP、Oracle、IBM,近兩年都已經推出了不少,但總體上卻有些不溫不火,并沒有形成強大的合力。這里面有市場教育的時機問題,也有自身企業組織大象轉身的難點。
在筆者看來,用友拆分出用友優普,繼而拆分出超客,都是為了加速大象轉身而做出的努力——從傳統業務中剝離出重點業務單元,以便于這些變輕了的組織架構迅速轉身,繼而摸索出新的模式,在公司多個業務中進行復制推廣,最終在整體架構適應了轉身變化之后,再重新整合,匯聚力量。
當然,原先用友云業務分散另一方面原因也來自于用友在三五年前開展云業務之初,認為公有云服務的采購群體主要是中小企業,而大中型企業則以采購私有云和混合云為主。今天既然用友已經認為市場上形成一種定論,即無論大中小企業未來的所有應用最終都將采購公有云,那么用友云無論是底層技術架構、產品線還是業務模式,進行整合規范,就成為必然的邏輯。
唯一有所不同的是,個人消費和小微企業,可能更依賴免費模式,而中型企業往上,則習慣于付費模式獲取相應的優質服務,因此暢捷通的云業務并沒有在這次整合中并入進來。
3
聚合落地
“企業往往是以業務為中心,以人為中心,應用很多不同的云,但之間需要有關聯,這樣才能提取數據價值,也就意味著用友的云不能分散,而是需要統一規劃為客戶提供服務。”用友網絡執行副總裁、用友云BG總裁謝志華解釋說,“我們前端的友空間和后端的iuap PaaS平臺原本就具有聚合的能力,這樣形成一個互相打通、融合的用友云,從產品技術層面也完全支撐,對客戶來說也是一個更簡單的云體系。”
值得一提的是,用友云事業群的研發體系內部,還提出了“開發即運維、產品即運營”的口號,實現研發業務、運營一體化,從而讓組織以創業團隊的模式來發展云業務。無論業務發展還是技術規劃,都要進行打通,這是用友云聚合落地的關鍵。
“用友云包含PaaS、 SaaS、 DaaS和BaaS四類業務。”用友網絡CTO兼云平臺事業部總經理程操紅介紹說,“現在開發人員每天忙的是緊密結合友人才、友云采、友報帳這些應用,其實就是在通過連接聚合內外的DaaS數據服務及專業的BaaS運營服務通過API進行聚合——而這些的基礎則是定位于社會級商業應用的基礎設施平臺iuap用友云平臺,可以滿足企業分級數據管理的訴求。”
當然,在目前私有云、混合云仍占據相當企業業務比重的時期,用友也把原來NC、U8、U9的產品和云服務進行了融合。“大家都知道企業計算資產都是原來ERP的資產,用友提供的云服務和原來的軟件做融合,幫助企業過渡上云。”用友網絡云產品管理部總經理劉劍鋒表示。
不僅研發如此,業務推動也同樣采取了聚合的理念。用友云的業務推動大致分為線上的云市場生態模式和線下的云業務銷售模式兩大類,分別由用友網絡云市場事業部總經理傅毅和用友網絡云業務發展部總經理傅強負責。
“云市場的模式意味著用友進入到一種開放業務模式領域。”傅毅解釋說,基于統一平臺開發出來的應用,不僅能更好地實現交換和連接,滿足企業個性化的需求,同時也通過開放用友線下的經營能力、服務能力,為ISV賦能,讓參與云市場的ISV實現共贏。
而在線下,據傅強介紹,所有的用友網絡分公司、一線機構都組建了專業專職的云業務團隊,包括云業務的銷售、售前、運營、交付等等。“云業務沒有休息的時間,‘開年就沖刺’,從開年到現在不到兩個月時間,用友云業務發展部已經把原先分散在各個事業部的不同業務模式的云業務統一了業務體系和報價模式,并且已經初步完成了全國范圍一線機構的宣貫。”
4
結束語
通過與用友云BG核心管理團隊的溝通,筆者最深的一個感受就是用友云BG團隊的執行力非常強。這一點,對于處在互聯網時代需要根據市場需求變化迅速應變的企業來說是非常關鍵的能力。用友具備了這種能力,而且通過開放平臺和云生態體系,也能夠把這種能力輸出給客戶和合作伙伴。
其二,聚合了用友社交與協同辦公云(友空間、嘟嘟)、財務云(友報賬、用友電子發票)、營銷云(電商通、超客營銷、U訂貨、U商城、U會員等)、采購云(友云采)、人力云(友人才、薪福社)等多個云應用領域之后,iuap平臺在今天可以真正發揮其平臺聚合優勢,通過云市場的生態聚合,打造其社會級商業應用基礎設施服務提供商的市場定位。
其三,用友在去年還完成了10多個行業業務單元在股份、期權等機制方面的改造。這些行業事業部或者子公司,甚至有些已經在多個行業領域,與行業領先企業成立了合資云公司,在行業布局方面占據一定先機,因此為云業務在行業市場提供了不小的上升空間。
基于上述三點,很顯然,用友在國內企業級云應用市場的未來可期。
《科技看門道》堅持深度報道,希望能通過資深媒體人對IT產業熱點新聞的深入思考,挖掘其背后的商業邏輯和創新模式——不僅看熱鬧,更要看門道!